《古意(二十首)》

时间: 2025-01-11 07:56:16

楚人好鱼目,越人荐明珠。

一日三至门,主人行徐徐。

相见才一言,薄送下前除。

洛阳苏季子,黄金满后车。

邹轲诵尧舜,白首走道途。

¤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楚人好鱼目,越人荐明珠。一日三至门,主人行徐徐。相见才一言,薄送下前除。洛阳苏季子,黄金满后车。邹轲诵尧舜,白首走道途。

白话文翻译:

楚地的人喜欢鱼眼,越地的人推荐明珠。一天三次来到门前,主人却行动缓慢。见面只说了一句话,轻轻地送我到前庭。洛阳的苏季子,黄金装满了后车。邹轲诵读尧舜之道,白发苍苍仍在路上奔波。

注释:

  • 楚人好鱼目:楚地的人偏好鱼眼,比喻偏好不值钱的东西。
  • 越人荐明珠:越地的人推荐明珠,比喻推荐珍贵之物。
  • 一日三至门:形容频繁地到访。
  • 主人行徐徐:主人行动缓慢,不急不忙。
  • 相见才一言:见面只说了一句话。
  • 薄送下前除:轻轻地送我到前庭。
  • 洛阳苏季子:指苏秦,战国时期的纵横家,曾在洛阳活动。
  • 黄金满后车:形容财富丰厚。
  • 邹轲诵尧舜:指孟子(邹人)诵读尧舜之道。
  • 白首走道途:白发苍苍仍在路上奔波,形容坚持不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凯,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之笔。此诗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反思,通过对比楚人和越人的偏好,以及主人与苏季子、邹轲的不同态度,表达了对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楚人和越人的不同偏好,以及主人与苏季子、邹轲的不同态度,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和思考。诗中“楚人好鱼目,越人荐明珠”一句,用鲜明的对比手法,揭示了人们对于价值的不同认知。而“一日三至门,主人行徐徐”则描绘了主人的冷漠态度,与苏季子的财富和邹轲的坚持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作者对社会风气的批判和对坚持理想的赞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楚人好鱼目,越人荐明珠:楚地的人偏好鱼眼,越地的人推荐明珠,通过对比揭示了人们对于价值的不同认知。
  2. 一日三至门,主人行徐徐:形容频繁地到访,但主人却行动缓慢,不急不忙,反映了主人的冷漠态度。
  3. 相见才一言,薄送下前除:见面只说了一句话,轻轻地送我到前庭,进一步描绘了主人的冷漠。
  4. 洛阳苏季子,黄金满后车:指苏秦,战国时期的纵横家,曾在洛阳活动,形容财富丰厚。
  5. 邹轲诵尧舜,白首走道途:指孟子(邹人)诵读尧舜之道,白发苍苍仍在路上奔波,形容坚持不懈。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楚人和越人的偏好对比,以及主人与苏季子、邹轲的态度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象征:鱼目和明珠象征不同的价值观念,苏季子的黄金和邹轲的坚持象征不同的生活态度。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不同人物的对比,揭示了社会中对于价值观念的不同认知和态度,表达了对坚持理想和追求真正价值的赞扬,以及对社会风气的批判。

意象分析:

  • 鱼目:象征不值钱的东西,反映了楚人的偏好。
  • 明珠:象征珍贵之物,反映了越人的推荐。
  • 苏季子的黄金:象征财富和成功。
  • 邹轲的白首:象征坚持和不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楚人好鱼目”中的“鱼目”象征什么? A. 珍贵之物 B. 不值钱的东西 C. 普通物品 D. 稀有物品

  2. 诗中“越人荐明珠”中的“明珠”象征什么? A. 珍贵之物 B. 不值钱的东西 C. 普通物品 D. 稀有物品

  3. 诗中“洛阳苏季子,黄金满后车”描述的是谁? A. 苏秦 B. 孟子 C. 孔子 D. 老子

  4. 诗中“邹轲诵尧舜,白首走道途”描述的是谁? A. 苏秦 B. 孟子 C. 孔子 D. 老子

答案:1. B 2. A 3. A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战国策》中的苏秦故事。
  • 《孟子》中的邹轲故事。

诗词对比:

  • 与《战国策》中的苏秦故事对比,展现苏秦的纵横家风采。
  • 与《孟子》中的邹轲故事对比,展现孟子的坚持和不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战国策》
  • 《孟子》
  • 《袁凯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