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发三吴客,清秋泗水边。官途随老马,归梦逐风鸢。酒尽寻僧舍,书来问客船。淮南与淮北,漂泊过年年。
白话文翻译:
我这白发苍苍的旅人,在三吴之地,清秋时节来到泗水边。官场生涯如同跟随一匹老马,归乡的梦想则像追逐着风中的风筝。酒喝完了,就去寻找僧人的住所,书信来了,就询问客船的消息。在淮南与淮北之间,我年年漂泊,岁月如梭。
注释:
- 白发三吴客:指作者自己,年老的旅人,三吴是古代地名,泛指江南一带。
- 清秋:指秋天的清爽时节。
- 泗水:古代河流名,流经今江苏、安徽等地。
- 官途随老马:比喻官场生涯如同跟随一匹老马,暗喻官场的艰辛和无奈。
- 归梦逐风鸢:比喻归乡的梦想如同追逐风中的风筝,难以捉摸。
- 酒尽寻僧舍:指酒喝完了,就去寻找僧人的住所,寻求心灵的慰藉。
- 书来问客船:指书信来了,就询问客船的消息,关心远方的亲友。
- 淮南与淮北:指淮河以南和以北的地区,泛指作者漂泊的地方。
- 漂泊过年年:指作者年年都在外漂泊,岁月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凯,明代诗人,字景文,号海叟,江苏吴县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个人情感和生活琐事,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袁凯在泗州(今江苏泗洪)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涯的无奈和对归乡梦想的渴望,以及长期漂泊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秋泗水边的景象为背景,通过“白发三吴客”的自画像,展现了作者年老漂泊的形象。诗中“官途随老马,归梦逐风鸢”一句,巧妙地运用比喻,表达了官场生涯的艰辛和归乡梦想的难以实现。后两句“酒尽寻僧舍,书来问客船”则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在漂泊中的生活状态,寻求心灵的慰藉和关心远方的亲友。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经历的抒写,反映了明代文人在动荡社会中的无奈和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白发三吴客”:开篇即点明作者的身份和年龄,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老去。
- “清秋泗水边”:描绘了诗人在泗水边的清秋景象,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
- “官途随老马”:比喻官场生涯如同跟随一匹老马,暗喻官场的艰辛和无奈。
- “归梦逐风鸢”:比喻归乡的梦想如同追逐风中的风筝,难以捉摸。
- “酒尽寻僧舍”:指酒喝完了,就去寻找僧人的住所,寻求心灵的慰藉。
- “书来问客船”:指书信来了,就询问客船的消息,关心远方的亲友。
- “淮南与淮北”:指淮河以南和以北的地区,泛指作者漂泊的地方。
- “漂泊过年年”:指作者年年都在外漂泊,岁月流逝。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官途随老马”和“归梦逐风鸢”,通过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官场生涯的艰辛和归乡梦想的难以实现。
- 对仗:如“酒尽寻僧舍,书来问客船”,通过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作者对官场生涯的无奈和对归乡梦想的渴望,以及长期漂泊的感慨。通过个人的经历和感受,反映了明代文人在动荡社会中的无奈和渴望。
意象分析:
- 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老去。
- 清秋: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
- 老马:比喻官场生涯的艰辛和无奈。
- 风鸢:比喻归乡梦想的难以实现。
- 僧舍:象征着心灵的慰藉。
- 客船:象征着远方的亲友和归乡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官途随老马”中的“老马”比喻什么? A. 官场生涯的艰辛和无奈 B. 归乡梦想的难以实现 C. 心灵的慰藉 D. 远方的亲友
-
诗中“归梦逐风鸢”中的“风鸢”比喻什么? A. 官场生涯的艰辛和无奈 B. 归乡梦想的难以实现 C. 心灵的慰藉 D. 远方的亲友
-
诗中“酒尽寻僧舍”中的“僧舍”象征什么? A. 官场生涯的艰辛和无奈 B. 归乡梦想的难以实现 C. 心灵的慰藉 D. 远方的亲友
-
诗中“书来问客船”中的“客船”象征什么? A. 官场生涯的艰辛和无奈 B. 归乡梦想的难以实现 C. 心灵的慰藉 D. 远方的亲友
答案:1. A 2. B 3. C 4.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同样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无奈和对归乡梦想的渴望。
- 李白的《静夜思》: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袁凯的《泗州书怀》与杜甫的《登高》: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无奈和对归乡梦想的渴望,但袁凯的诗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的诗则更加注重社会现实的反映。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别裁集》:收录了袁凯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 《杜甫诗选》:收录了杜甫的诗作,可以与袁凯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