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扬州逢李十二衍二首 其二 袁凯 〔明代〕 最忆东家水调声,花前檀板杂流莺。此时我醉君犹醒,舞到梧桐白露生。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最让我怀念的是东家那悠扬的水调歌声,花前檀板敲击声与流莺的鸣叫交织在一起。此刻我已醉意朦胧,而你依然清醒,我们一起舞蹈直到梧桐树下白露凝结。
注释:
字词注释:
- 水调声:指悠扬的歌声。
- 檀板:古代乐器,用檀木制成,用于敲击伴奏。
- 流莺:指鸣叫的黄莺。
- 白露:秋天的露水,此处指夜晚的露水。
典故解析:
- 水调:古代一种曲调名,此处指优美的歌声。
- 梧桐白露:梧桐树下的白露,常用来象征秋夜的清凉和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凯,明代诗人,其诗作多以抒情为主,风格清新自然,善于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情感。此诗可能是在扬州与友人李十二衍相逢时所作,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扬州与友人李十二衍相逢时所作,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诗中“水调声”、“花前檀板”、“流莺”等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悠扬、和谐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而“我醉君犹醒”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亲密无间,共同享受美好时光的情景。最后“舞到梧桐白露生”则通过秋夜的宁静和清凉,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最忆东家水调声”,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特别是东家那悠扬的歌声。
- 第二句“花前檀板杂流莺”,通过花前檀板的敲击声和流莺的鸣叫,营造出一种和谐、悠扬的氛围。
- 第三句“此时我醉君犹醒”,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亲密无间,共同享受美好时光的情景。
- 第四句“舞到梧桐白露生”,通过秋夜的宁静和清凉,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友情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水调声”比喻悠扬的歌声,“流莺”比喻鸣叫的黄莺。
- 拟人:“我醉君犹醒”将诗人自己和友人拟人化,展现了亲密无间的关系。
- 对仗:“花前檀板杂流莺”中“花前”与“流莺”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优美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调声:悠扬的歌声,象征美好时光。
- 花前檀板:花前的檀板敲击声,营造和谐氛围。
- 流莺:鸣叫的黄莺,增添生机。
- 梧桐白露:秋夜的露水,象征宁静和清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水调声”指的是什么? A. 悠扬的歌声 B. 流水的声音 C. 乐器的声音 D. 鸟鸣声
-
诗中“我醉君犹醒”表达了什么? A. 诗人独自醉酒 B. 友人独自清醒 C. 诗人与友人共同享受美好时光 D. 诗人与友人关系疏远
-
诗中“舞到梧桐白露生”中的“白露”象征什么? A. 春天的露水 B. 夏天的露水 C. 秋天的露水 D. 冬天的露水
答案: 1. A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夜喜雨》: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秋夜的宁静和清凉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诗词对比:
- 杜甫《春夜喜雨》与袁凯此诗都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但杜甫的诗更多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 王维《山居秋暝》与袁凯此诗都通过秋夜的宁静和清凉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但王维的诗更多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别裁集》:收录了袁凯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杜甫和王维的诗作,可以与袁凯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