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池上芭蕉》

时间: 2024-09-19 21:34:40

亭亭虚心植,冉冉繁阴布。

既掩猗兰砌,还覆莓苔路。

卷舒今自知,衰荣随所寓。

默契方在兹,临轩挹清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亭亭虚心植,冉冉繁阴布。 既掩猗兰砌,还覆莓苔路。 卷舒今自知,衰荣随所寓。 默契方在兹,临轩挹清醑。

白话文翻译

高高直立的芭蕉树,心是空的,枝叶茂盛地展开。 它的阴影覆盖了美丽的兰花台阶,也遮蔽了长满苔藓的小路。 芭蕉叶的卷曲和展开,现在只有它自己知道,它的兴衰荣枯都随着它所在的地方而变化。 我们之间的默契就在这里,我站在窗前,品尝着清酒。

注释

  • 亭亭:高高直立的样子。
  • 虚心:指芭蕉树心是空的。
  • 冉冉:慢慢地,这里形容枝叶茂盛地展开。
  • 繁阴:茂密的阴影。
  • 猗兰:美丽的兰花。
  • :台阶。
  • 莓苔:苔藓。
  • 卷舒:卷曲和展开。
  • 衰荣:兴衰荣枯。
  • :所在的地方。
  • 默契:心意相通,无需言语的了解。
  • 临轩:站在窗前。
  • 挹清醑:品尝清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凯,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芭蕉树的形象,通过芭蕉的生长状态和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诗中芭蕉的形象可能隐喻了诗人自己的心境和人生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芭蕉树的描绘,展现了其高耸、茂盛的形态,以及它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诗中“亭亭虚心植,冉冉繁阴布”描绘了芭蕉的高大和枝叶的茂密,而“既掩猗兰砌,还覆莓苔路”则进一步展现了芭蕉树荫下的美丽和幽静。后两句“卷舒今自知,衰荣随所寓”表达了诗人对芭蕉生长变化的观察和感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随遇而安的态度。最后一句“默契方在兹,临轩挹清醑”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的欣赏和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亭亭虚心植:描绘芭蕉树高耸直立,心是空的。
  2. 冉冉繁阴布:形容芭蕉枝叶茂盛,阴影广泛。
  3. 既掩猗兰砌:芭蕉的阴影覆盖了美丽的兰花台阶。
  4. 还覆莓苔路:芭蕉的阴影也遮蔽了长满苔藓的小路。
  5. 卷舒今自知:芭蕉叶的卷曲和展开,只有它自己知道。
  6. 衰荣随所寓:芭蕉的兴衰荣枯都随着它所在的地方而变化。
  7. 默契方在兹:诗人感受到与自然的默契。
  8. 临轩挹清醑:诗人站在窗前,品尝清酒,享受自然。

修辞手法

  • 拟人:将芭蕉拟人化,如“卷舒今自知”。
  • 对仗:如“亭亭虚心植,冉冉繁阴布”。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芭蕉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强调了随遇而安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亭亭:高耸直立。
  • 虚心:空心。
  • 冉冉:缓慢展开。
  • 繁阴:茂密的阴影。
  • 猗兰:美丽的兰花。
  • 莓苔:苔藓。
  • 卷舒:卷曲和展开。
  • 衰荣:兴衰荣枯。
  • 默契:心意相通。
  • 清醑:清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亭亭虚心植”描绘了芭蕉的什么特征? A. 高耸直立 B. 枝叶茂盛 C. 心是空的 D. 阴影广泛

  2. “既掩猗兰砌,还覆莓苔路”中的“猗兰”指的是什么? A. 美丽的兰花 B. 芭蕉树 C. 苔藓 D. 清酒

  3. 诗中“卷舒今自知”表达了什么意思? A. 芭蕉叶的卷曲和展开只有它自己知道 B. 诗人对芭蕉的观察 C. 芭蕉的兴衰荣枯 D. 诗人与自然的默契

答案:1. C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自然景物,表达隐逸之情。
  • 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人生哲理。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袁凯的《咏池上芭蕉》都通过自然景物表达隐逸之情,但王维的诗更多地体现了禅意和超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大量唐代诗人的作品。
  • 《全宋诗》:收录了大量宋代诗人的作品。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了丰富的诗词鉴赏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