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自河西泛舟东下示坰》
时间: 2025-01-23 21:19: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露湿船蓬今夜凉,秋风端已洒衣裳。 渐炊大甑长腰米,共说平生细肋羊。 试问锦貂看射虎,何如乌几听鸣根。 真须快捉蟹螯去,处处休吟古战场。
白话文翻译:
今夜船篷上露水湿润,带来凉意,秋风正吹拂着衣裳。 渐渐地煮起了大甑中的长腰米,大家一起谈论着平生吃过的细肋羊肉。 试问穿着锦貂看人射虎,又怎比得上在乌木几旁聆听鸣根的声音。 真的应该迅速捉住蟹螯,到处都不要吟咏古战场的悲凉。
注释:
- 露湿船蓬:指船篷上沾满了露水,形容夜晚的凉爽。
- 秋风端已洒衣裳:秋风已经开始吹拂衣裳,带来凉意。
- 大甑长腰米:大甑是一种大型的炊具,长腰米是一种优质的稻米。
- 细肋羊:指肉质细嫩的羊。
- 锦貂看射虎:穿着华丽的锦貂观看射虎,形容奢华的生活。
- 乌几听鸣根:乌几是黑色的几案,鸣根可能是指某种乐器的声音。
- 蟹螯:螃蟹的钳子,这里指捕捉螃蟹。
- 古战场:指历史上发生过战斗的地方,常带有悲凉的意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则礼,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情趣,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从河西归来的途中,乘船东下的情景。诗中通过对夜晚凉爽、美食、听乐等细节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奢华生活的淡漠。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乘船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色和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平静生活的向往。诗中“露湿船蓬今夜凉”一句,以露水和秋风为媒介,传达了夜晚的凉爽和宁静。“渐炊大甑长腰米,共说平生细肋羊”则通过对美食的描述,展现了作者与友人共聚的温馨场景。后两句通过对奢华生活和听乐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简单生活的偏好。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诗人追求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露湿船蓬今夜凉”:通过露水和秋风的描写,传达了夜晚的凉爽和宁静。
- “秋风端已洒衣裳”:秋风已经开始吹拂衣裳,带来凉意。
- “渐炊大甑长腰米”:描述了正在煮饭的情景,长腰米是一种优质的稻米。
- “共说平生细肋羊”:与友人一起谈论平生吃过的细肋羊肉,展现了温馨的聚会场景。
- “试问锦貂看射虎”:提出一个问题,穿着锦貂观看射虎,形容奢华的生活。
- “何如乌几听鸣根”:对比之下,认为在乌木几旁聆听鸣根的声音更为惬意。
- “真须快捉蟹螯去”:表达了作者对捕捉螃蟹的兴趣。
- “处处休吟古战场”:提醒自己不要到处吟咏古战场的悲凉,表达了作者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锦貂看射虎”与“乌几听鸣根”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简单生活的偏好。
- 拟人:“秋风端已洒衣裳”中的“洒”字,赋予了秋风以人的动作,增强了诗句的形象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夜晚乘船、美食、听乐等细节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奢华生活的淡漠。整首诗体现了宋代诗人追求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露湿船蓬:夜晚的凉爽和宁静。
- 秋风洒衣裳:秋风的凉意和自然的力量。
- 大甑长腰米:美食的享受和生活的温馨。
- 细肋羊:肉质细嫩的羊,代表了美食的精致。
- 锦貂看射虎:奢华生活的象征。
- 乌几听鸣根:简单生活的惬意。
- 蟹螯:捕捉螃蟹的乐趣。
- 古战场:悲凉的历史记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露湿船蓬今夜凉”一句,主要描绘了什么? A. 夜晚的凉爽 B. 秋风的吹拂 C. 露水的湿润 D. 船篷的破旧 答案:A
-
“渐炊大甑长腰米”中的“长腰米”是指什么? A. 一种稻米 B. 一种面食 C. 一种肉类 D. 一种蔬菜 答案:A
-
诗中“试问锦貂看射虎”与“何如乌几听鸣根”形成了什么? A. 对比 B. 并列 C. 递进 D. 转折 答案:A
-
“真须快捉蟹螯去”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兴趣? A. 射虎 B. 听乐 C. 捕捉螃蟹 D. 吟咏古战场 答案:C
-
诗的最后一句“处处休吟古战场”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向往? A. 奢华生活 B. 平静生活 C. 战斗生活 D. 历史记忆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通过对赤壁古战场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对瓜洲夜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吴则礼《归自河西泛舟东下示坰》与苏轼《赤壁赋》:两者都涉及对古战场的描写,但吴则礼的诗更多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而苏轼的赋则更多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收录了吴则礼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吴则礼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