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堪嗟人人》

时间: 2025-01-11 10:48:35

堪嗟人人,波波劫劫贪名利。

何时已。

眼光落地。

到此才方悔。

虽有儿孙,要替应难替。

思下泪。

这场滋味。

认着心先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堪嗟人人,波波劫劫贪名利。
何时已。眼光落地。到此才方悔。
虽有儿孙,要替应难替。
思下泪。这场滋味。认着心先碎。

白话文翻译:

感叹世人,皆因纷扰名利而沉迷。
何时才能结束?当眼光落到现实时,才真正后悔。
虽然有儿孙,但替代不了内心的痛苦。
想到此,不禁流下泪水。这种滋味,心里早已碎裂。

注释:

  • 堪嗟:感叹、叹息。
  • 波波劫劫:形容波动、动荡的生活,贪图名利的烦恼。
  • 眼光落地:比喻看清现实。
  • 儿孙:指后代子孙。
  • 替应难替:即使有后代,也无法替代自己的内心感受。
  • 思下泪:思绪涌现,流下眼泪。
  • 滋味:指内心的感受,既有苦涩,也有对人生的理解。

典故解析:

这首词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其内容反映了古代士人的普遍心态,尤其在宋代,社会竞争激烈,名利纷扰,许多文人对此感到迷茫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本词的作者不详,但可以推测为宋代文人。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文人多追求名利,对人生有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词大概是在经历了名利的追逐后,诗人对自身人生的反思和感慨。时代背景下,许多文人面对社会的压力与竞争,产生了对人生意义的迷茫和对过往选择的悔恨。

诗歌鉴赏:

《点绛唇·堪嗟人人》表达了对名利追逐的深刻反思,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悲凉。开篇即以“堪嗟人人”引人入胜,直入主题,抓住了人们对名利的渴望与随之而来的苦楚。接下来的“波波劫劫贪名利”,生动描绘了生活的波折和对名利的贪求,仿佛在告诉读者,这样的追逐是无休止的劫难。

随着情感的深入,诗人对现实的认知逐渐清晰,“眼光落地”意味着在经历了种种后,终于看清了事情的本质,才意识到自己曾经的追求是多么的盲目与无意义。虽然有后代的存在,但这些都无法弥补内心的空虚与痛苦,反而更显得后代的无能为力。

最后一句“认着心先碎”,道出了诗人内心的绝望与悔恨,情感的累积在此达到高潮,给人以强烈的共鸣。整体来看,这首词不仅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整个社会风气的批判,深刻揭示了追求名利所带来的痛苦与哀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堪嗟人人:感叹世人皆如此。
  2. 波波劫劫贪名利:生活如波浪般起伏,人们因名利而受苦。
  3. 何时已:何时才能结束这种痛苦?
  4. 眼光落地:当看清现实的时候。
  5. 到此才方悔:此时才感到后悔。
  6. 虽有儿孙:虽然有后代。
  7. 要替应难替:但无法替代自己的内心。
  8. 思下泪:想到此,不禁流泪。
  9. 这场滋味:这番滋味难以言喻。
  10. 认着心先碎:内心早已破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波浪,形象生动。
  • 对仗:如“儿孙”与“心”,形成鲜明对比。
  • 排比:通过一系列的感叹和反思,加强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主题是对名利的反思与对人生的感悟,表达了对世俗价值观的质疑,强调内心的真实感受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波波:象征生活的波折与不易。
  • 名利:代表世俗的追求与诱惑。
  • 儿孙:象征后代,传承与责任。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痛苦,反映了对名利和家庭的复杂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名利的追求
    B. 对生活的无奈与反思
    C. 对爱情的追忆

  2. “眼光落地”是什么意思? A. 眼睛受伤
    B. 看清现实
    C. 睁眼看世界

  3. 诗中的“儿孙”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责任与传承
    C. 友谊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虽然两者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但《如梦令》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点绛唇·堪嗟人人》则更多地反映了对社会风气的批判和对名利的深刻反思。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人生活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