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鲁公卷之汶阳》

时间: 2025-01-11 03:03:34

投策上前坂,薄暮寒云滋。

华毂不可停,奈此长相思。

雁影正疾逝,马鸣一何悲。

归期无淹留,黄花殊未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鲁公卷之汶阳 吴则礼 〔宋代〕

投策上前坂,薄暮寒云滋。 华毂不可停,奈此长相思。 雁影正疾逝,马鸣一何悲。 归期无淹留,黄花殊未衰。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手持竹杖登上前坡,傍晚时分寒云滋生。 华丽的车轮无法停歇,无奈这长久的思念。 雁影迅速飞逝,马儿的嘶鸣多么悲伤。 归期没有拖延,黄花的盛开尚未衰败。

注释:

字词注释:

  • 投策:手持竹杖。
  • 上坂:登上斜坡。
  • 薄暮:傍晚时分。
  • 寒云滋:寒云开始滋生。
  • 华毂:华丽的车轮,这里指代行进的车辆。
  • 长相思:长久的思念。
  • 雁影:雁群的影子。
  • 疾逝:迅速飞逝。
  • 一何:多么。
  • 归期:返回的日期。
  • 淹留:拖延。
  • 黄花:指菊花,这里象征着秋天的景象。
  • 殊未衰:尚未衰败。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明显使用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则礼,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其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和对情感的深刻表达。此诗可能是在送别友人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离别的无奈。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送别友人前往汶阳时所作,汶阳是古代地名,今山东省境内。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动物的动态,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长久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离别的无奈。首句“投策上前坂,薄暮寒云滋”描绘了诗人手持竹杖登上斜坡,傍晚时分寒云开始滋生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华毂不可停,奈此长相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华丽的车轮无法停歇,象征着友人的离去,而“长相思”则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长久思念。后两句“雁影正疾逝,马鸣一何悲”通过雁影的迅速飞逝和马儿的悲鸣,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悲伤氛围。最后,“归期无淹留,黄花殊未衰”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期的期待,黄花的盛开尚未衰败,象征着希望和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投策上前坂,薄暮寒云滋”:诗人手持竹杖登上斜坡,傍晚时分寒云开始滋生,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
  2. “华毂不可停,奈此长相思”:华丽的车轮无法停歇,象征着友人的离去,而“长相思”则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长久思念。
  3. “雁影正疾逝,马鸣一何悲”:雁影的迅速飞逝和马儿的悲鸣,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悲伤氛围。
  4. “归期无淹留,黄花殊未衰”:诗人对友人归期的期待,黄花的盛开尚未衰败,象征着希望和期待。

修辞手法:

  • 拟人:如“马鸣一何悲”,将马的嘶鸣拟人化,赋予其悲伤的情感。
  • 象征:如“黄花殊未衰”,用黄花的盛开象征希望和期待。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离别的无奈,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动物的动态,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长久的思念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投策:手持竹杖,象征着诗人的孤独和无助。
  • 寒云:寒云的滋生,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
  • 华毂:华丽的车轮,象征着友人的离去。
  • 雁影:雁影的迅速飞逝,象征着离别的悲伤。
  • 马鸣:马儿的悲鸣,强化了离别的悲伤氛围。
  • 黄花:黄花的盛开,象征着希望和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华毂不可停”中的“华毂”指的是什么? A. 华丽的车轮 B. 华丽的马车 C. 华丽的服饰 D. 华丽的宫殿

  2. 诗中“黄花殊未衰”中的“黄花”象征着什么? A. 秋天的景象 B. 春天的景象 C. 冬天的景象 D. 夏天的景象

  3. 诗中“马鸣一何悲”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思念。
  • 李白《送友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

诗词对比:

  • 王维《送别》与吴则礼《送鲁公卷之汶阳》: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思念,但王维的诗更加含蓄,而吴则礼的诗更加直抒胸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吴则礼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