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长 萧寺岁暮,逢洞箫客》
时间: 2025-01-26 00:27: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应天长 萧寺岁暮,逢洞箫客
妆梅梦靥,流水步尘,黄昏梵宇深寂。
又是染霜奁月,微微变林色。
残年事,萧寺客。
念过此迅如烟驿。
暮云外一笑相逢,竟认头白。
憔悴共天涯,往事旗亭,寻常付陈迹。
几度意销魂断,平居睇乡国。
伤歌泪,痕暗藉。
更万感尽非畴昔。
俊游远,扑面风花,还记今夕。
白话文翻译
在萧寺的岁暮时光,我偶然碰到了一位洞箫的客人。
梦中妆点的梅花,流水轻步在尘土之上,黄昏时分的梵宇显得格外寂静。
又是飘霜的月光映染着香奁,林间的色彩微微改变。
年岁已渐残,萧寺的客人,回忆过去如同烟雾般迅速。
在暮云之外,偶然一笑相逢,竟然认出了你已白头。
憔悴的我们在天涯,昔日的往事如同旗亭,早已成为陈迹。
几度思念销魂断肠,平日里只顾着思乡。
伤感的歌声泪水,痕迹暗藏。
万千感慨已不再是往昔。
风花扑面而来,是否还记得今夜的情景。
注释
- 妆梅梦靥:妆点的梅花,梦中所见的情景。
- 黄昏梵宇深寂:黄昏时分,梵宇显得格外安静。
- 染霜奁月:霜染的月光洒在香奁上。
- 烟驿:形容往事如烟,转瞬即逝。
- 头白:形容年老或白发苍苍。
- 旗亭:昔日聚会的地方,象征往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洵,清代诗人,生于某年,卒于某年,生活在清代的社会环境中。其诗风清新脱俗,常常以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悟为主题,善于表达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
《应天长》创作于岁暮之际,诗人通过与洞箫客的相逢,抒发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与感慨,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诗歌鉴赏
《应天长》是一首充满哲思和情感的诗,诗人在岁暮的萧寺中遇到了一位洞箫客,二人之间的相逢引发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深刻反思。整首诗以黄昏的寂静和冷清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独感。诗中“妆梅梦靥”的意象,既是对美好过往的追忆,也是对现实的无奈;“暮云外一笑相逢”,则让人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偶然,曾经的好友如今已是白发苍苍,岁月在他们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陈洵在此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染霜奁月”和“平居睇乡国”,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随着诗情的推进,情感愈发浓烈,尤其是“伤歌泪,痕暗藉”一句,表现了对往昔的伤感与对现状的无奈。最后的“俊游远,扑面风花”,则在一丝怀旧之中又透出对未来的希冀,展现出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妆梅梦靥:描绘了梦中的美丽景象,梅花的妆点与梦境交织,寓意美好而又虚幻的回忆。
- 流水步尘: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水流与尘土的相互作用,暗示了生活的无常。
- 黄昏梵宇深寂:黄昏的寺庙显得格外寂静,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 又是染霜奁月:描绘了夜晚的景象,霜染月光,暗示岁月的流逝与变幻。
- 残年事,萧寺客:岁月已渐残,萧寺的客人,暗示人过中年,感叹时光的流失。
- 念过此迅如烟驿:回忆往事如同烟雾般瞬息万变,反映出人对时间的感慨。
- 暮云外一笑相逢:与老友相识的喜悦,然而却因岁月的无情而感伤。
- 憔悴共天涯:两人都憔悴不堪,身处天涯,表现出对彼此的同情与理解。
- 往事旗亭,寻常付陈迹:往昔的美好记忆已成往事,难以再现。
- 几度意销魂断:内心的伤感与思念反复折磨着自己。
- 伤歌泪,痕暗藉:伤感的歌声与泪水,显示出深藏的情感。
- 更万感尽非畴昔:对往昔的无奈与失落。
- 俊游远,扑面风花:对未来的希冀与美好期待,尽管现实残酷。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往事比作“烟驿”,强调其瞬间的消逝。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感情,如“黄昏梵宇深寂”,使其更具情感色彩。
- 对仗:整首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如“伤歌泪,痕暗藉”,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对人生无常的感叹以及对未来希望的寄托。诗人在回忆中体会到了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变化,情感真挚而深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着坚韧与美好,暗示对往昔的追忆。
- 流水:代表时间的流逝,生生不息。
- 黄昏:象征人生的晚年,带有忧伤的情感。
- 梵宇:象征宁静、深远的思想境界。
- 白发:象征着衰老与时间的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妆梅梦靥”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自然的赞美
- B. 对往昔美好记忆的追忆
- C. 对未来的希望
-
“黄昏梵宇深寂”中的“深寂”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氛围?
- A. 热闹的场景
- B. 寂静孤独的感觉
- C. 欢快的心情
-
诗中的“俊游远,扑面风花”是表达了什么?
- A. 对现实的失望
- B. 对未来美好的期待
- C. 对过往的怀念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陶渊明《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对比陈洵的《应天长》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对往昔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但李白更倾向于抒发对故乡的思念,而陈洵则更多地探讨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和人生的无常。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陈洵传》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