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长·紫骝却照春波绿》

时间: 2025-01-11 01:30:15

紫骝却照春波绿,波上荡舟人似玉。

似相知,羞相逐。

一晌低头犹送目。

鬓云欹,眉黛蹙。

应恨这番匆促。

恼一时心曲,手中双桨速。

意思解释

应天长·紫骝却照春波绿

作者: 王国维 〔近代〕


原文展示:

紫骝却照春波绿,波上荡舟人似玉。
似相知,羞相逐。一晌低头犹送目。
鬓云欹,眉黛蹙。应恨这番匆促。
恼一时心曲,手中双桨速。


白话文翻译:

紫色骝马映照在春天的绿波上,波面上荡舟的人如同美玉。
似乎彼此熟悉,却又羞于追逐。片刻之中低头仍旧送目。
鬓发微微倾斜,眉头紧蹙。应该怨恨这匆匆一瞬。
心中烦恼,手中的双桨加速划动。


注释:

  • 紫骝:一种紫色的马。
  • 却照:映照,反射。
  • 波绿:指春天的绿水波光。
  • 似玉:形容船上的人如同美玉般的俊美。
  • 羞相逐:虽然似乎相识,却又因羞怯而不敢亲近。
  • 鬓云:形容头发的姿态。
  • 眉黛:指眉毛的颜色,常用以形容女子的美丽。
  • 匆促:时间短暂,行色匆匆。

典故解析:

本诗虽无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在“似相知”的表述中,传达出一种人与人之间微妙的情感联系,折射出古典诗词中对情感的细腻刻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国维(1877-1927),字晓岚,一名静安,近现代著名的学者、诗人、戏剧家。他的诗词多体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风格上常具有浓厚的抒情性。

创作背景:王国维在诗词创作中受到了古典文化的深厚影响,特别是在他对美与情感的追求上,诗中描写的春水与舟人,可能是对当时社会氛围的反映,充满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诗歌鉴赏:

《应天长·紫骝却照春波绿》是一首情感细腻而又意象丰富的词作。诗人以“紫骝”与“春波”的结合,构建出一幅动人的春景图,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同时,舟上的人被比作“似玉”,不仅展现了其外形的美丽,也暗示了内心的高贵与纯洁。这种美的呈现与羞涩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微妙而又复杂的人际关系。

诗中“似相知,羞相逐”的情感描写,刻画了人与人之间微妙的情感联系,往往因为羞怯而无法进一步发展,反映了人性中对美好情感的渴望与无奈。而“鬓云欹,眉黛蹙”的描写则增强了这种情感的深度与细腻,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最后的“恼一时心曲,手中双桨速”,表达了一种内心的焦虑与无奈,仿佛在追逐那一瞬间的美好,却又因时间的匆促而感到无力。这首词通过自然景物与人类情感的结合,展现了王国维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审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紫骝却照春波绿:紫色骝马映照在春天的绿水中,营造出一种生动的自然景象。
  2. 波上荡舟人似玉:波面上荡漾的小舟和舟上的人如同美玉,强调了舟人优雅的形象。
  3. 似相知,羞相逐:表面上似乎彼此熟悉,但因羞怯而不敢追逐,表现出情感的复杂性。
  4. 一晌低头犹送目:片刻之间低头而又忍不住送目,透露出不舍与眷恋。
  5. 鬓云欹,眉黛蹙:形象化地描绘了女子的头发与眉毛,增添了美感。
  6. 应恨这番匆促:感叹时间的匆促,表现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
  7. 恼一时心曲,手中双桨速:内心的烦恼驱使着双桨加速,传达出一种急切与焦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舟上的人比作美玉,增强了美感。
  • 拟人:通过“紫骝却照”表现出马的灵动。
  • 对仗:如“鬓云欹,眉黛蹙”,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了内心情感的复杂性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展现了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与追求。


意象分析:

  • 紫骝:象征美丽与优雅的力量。
  • 春波绿:代表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生机。
  • 舟人:象征追求与渴望,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微妙情感。
  • 鬓云与眉黛:体现了女性的柔美与情感的细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紫骝却照春波绿”中,“紫骝”指什么? A. 马
    B. 人
    C. 水

  2. 诗中“似相知,羞相逐”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亲密
    B. 疏远
    C. 羞怯

  3. 诗人通过“手中双桨速”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放松
    B. 焦虑
    C. 满足

答案:1.A 2.C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

诗词对比

  • 王国维的《应天长》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通过自然景物表现内心情感,但王国维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融合,而李清照则更强调女性的感伤与内心的独白。

参考资料:

  • 《王国维诗词集》
  • 《近现代诗词研究》
  • 《古典诗词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