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长 捻残花事》
时间: 2025-01-10 23:05:36意思解释
应天长 捻残花事
作者:崔荣江 〔当代〕
原文展示:
街榕饰翠,畦草挂珠,怡春正好时节。不负上邪承诺,相亲鼓山月。千般意,付一瞥。自醉了那双桃靥。动情处手执长宵,泪湿帘睫。犹记涌泉盟。座上莲灯,风疾忽明灭。暗自捻残花事,空馀抱枝叶。天知道,心寸裂。复检点和词三叠。满笺是,点点新红,似杜鹃血。
白话文翻译:
街边的榕树披上了翠绿的装饰,菜畦上的草叶上挂着露珠,春天的时节正好。这些都不辜负当初的承诺,与鼓山上的明月相亲相映。千种情思,只在一瞬间付出。醉心于那双美丽的桃花脸庞。在动情的时候,手中握着漫长的夜,泪水湿润了帘子和眼睫。依然记得当初的誓言。在座位上的莲灯下,风突然吹来,灯光忽明忽灭。暗自捻弄着残留的花事,只剩下紧握的枝叶。上天知道,我的心已经千疮百孔。再次反复吟唱那三叠的词句,满纸都是点点鲜红,像杜鹃的血。
注释:
- 榕:一种常绿树木,象征生机与繁茂。
- 畦草:指菜畦上生长的草,形容春天的生机。
- 上邪:古语,意指对爱情的承诺与真挚。
- 桃靥:指年轻女子的面颊,像桃花一样粉嫩。
- 涌泉盟:形容深厚的爱情誓言。
- 莲灯:象征着佛教的灯火,寓意着光明与希望。
- 杜鹃血:形容鲜红的颜色,杜鹃花常用于表达悲伤与思念。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崔荣江,当代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与人事,融入个人情感,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季,正值万物复苏之时,诗人借春天的景象抒发对爱情的怀念与思索,表达了对往昔承诺的追忆与对爱情的深切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应天长 捻残花事》以春天的生机为背景,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与对往昔的怀念。通过“街榕饰翠”和“畦草挂珠”的自然描写,营造出一种温柔而恬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然而,随着情感的深入,诗人却又转向对往昔誓言的反思和对爱情的无奈,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泪湿帘睫”和“心寸裂”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传达出一种无法言喻的痛苦与思念。
诗中反复提到的“花事”,不仅指代春天的花朵,更隐喻着爱情的短暂与脆弱。诗人的情感起伏与自然景象的变化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个人情感的复杂性。最后,通过“杜鹃血”的意象,诗人将情感的浓烈与对往昔的追忆结合,形成了深刻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街榕饰翠,畦草挂珠”:描绘春日的生机,榕树和草地象征着生命的繁茂。
- “怡春正好时节”: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与珍惜。
- “不负上邪承诺”:提及爱情承诺,强调对爱情的执着。
- “千般意,付一瞥”:情感复杂,却在瞬间展现。
- “自醉了那双桃靥”:沉醉于美好的爱情。
- “动情处手执长宵,泪湿帘睫”:在深情夜晚,感情的痛苦流露。
- “犹记涌泉盟”:重温当初的誓言。
- “座上莲灯,风疾忽明灭”:象征爱情的脆弱与变幻。
- “暗自捻残花事,空馀抱枝叶”:对过去的追忆与无奈。
- “天知道,心寸裂”:表达内心的伤痛与无奈。
- “复检点和词三叠”:重复吟唱,强调情感的深度。
- “满笺是,点点新红,似杜鹃血”:用鲜艳的颜色表达情感的浓烈。
-
修辞手法:
- 比喻:“杜鹃血”比喻爱情的深重与悲伤。
- 对仗: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相结合,赋予自然以情感色彩。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美好回忆和对承诺的深切思索,同时也隐含着对爱情短暂和无奈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春天: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爱情的希望。
- 花:代表爱情的美好与脆弱。
- 杜鹃:常用来象征离别与思念,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街榕饰翠”主要描述了什么?
- A. 诗人的情感
- B. 春天的美景
- C. 过去的回忆
- 答案:B
-
“泪湿帘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欢乐
- B. 悲伤
- C. 无奈
- 答案:B
-
诗中“杜鹃血”象征什么?
- A. 希望
- B. 爱情的美好
- C. 爱情的悲伤
- 答案:C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红楼梦》中的诗词——曹雪芹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同样以夜晚为背景,但集中于思乡之情,与《应天长》中的爱情思念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崔荣江诗歌集
- 《现代诗词鉴赏指南》
- 《古典诗词与当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