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抛却渔村老钓竿,
手遮西日上长安。
青衫着了寻归路,
莫过羊裘七里滩。
白话文翻译:
抛弃了渔村的旧钓竿,
手遮着西方的落日,走向长安。
身穿青衫,寻找归家的路,
再没有比羊皮裘更适合的了,行走在七里滩上。
注释:
- 抛却:放下,丢弃。
- 渔村:渔民居住的村庄。
- 老钓竿:旧的钓鱼用的竿子,象征过去的生活。
- 遮:遮挡,遮住。
- 西日:西边的太阳,指夕阳。
- 长安:古代中国的都城,象征着繁华与归宿。
- 青衫:青色的衣衫,象征着书生或文人。
- 寻归路:寻找回家的路。
- 羊裘:羊皮大衣,象征温暖和舒适。
- 七里滩:具体地点,可能指代某个长途旅程中的场所。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长安”是古时的都城,象征着理想的归宿和繁华的生活。“羊裘”在古代常用来形容温暖的衣物,古人常以此作为出行的必备之物。诗中描绘的是从渔村的简单生活向繁华都市的过渡,体现了人生的变化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戴复古(生卒年不详),字景存,号复古,宋代诗人,以风格清新、婉约著称。他的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戴复古年八十时,可能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归属感的追求,表达了老年人面对人生阶段转换时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意象与清晰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向往。开头“抛却渔村老钓竿”一句,立即引人入胜,展现了诗人已然告别了简单的渔村生活,象征着一种新的生活阶段的开始。接着“手遮西日上长安”,描绘出黄昏时分,诗人向着理想的归宿长安前行,表现了一种对光明未来的追求。
“青衫着了寻归路”中的“青衫”不仅是诗人的衣着,也象征着知识与文化的追求。而最后一句“莫过羊裘七里滩”,则通过具体的地点与生活细节,强调了归属感与温暖的渴望,传达出岁月流逝带来的思考与感悟。
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体现出作者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兼具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抛却渔村老钓竿:表明作者已不再从事渔民的生活,象征着过去的生活方式。
- 手遮西日上长安:描绘了夕阳西下,诗人向长安进发,带有对未来的期望。
- 青衫着了寻归路:穿着青衫,象征着文化与智慧,寻找回家的道路,表达对归属的渴望。
- 莫过羊裘七里滩:羊裘代表温暖,七里滩则是具体的旅行地点,暗示生活的旅途与归家之路的舒适。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老钓竿”比作过去的生活方式。
- 对仗:如“抛却”与“遮”,形成一种和谐的音韵美。
- 意象:运用自然的意象(如夕阳、羊裘)来反映内心情感与人生哲理。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告别、对理想归宿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思考,呈现出一种老年人的智慧与豁达。
意象分析:
- 渔村:代表简单和质朴的生活。
- 老钓竿:象征着过去的经历与时光。
- 西日:暗示人生的黄昏与生命的流逝。
- 长安:理想的归宿,象征繁华与希望。
- 青衫:与文化、知识的象征有关。
- 羊裘:温暖与舒适的象征。
- 七里滩:具体的旅途,象征人生的旅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长安”象征什么? A. 简单的生活
B. 理想的归宿
C. 贫穷的地方 -
“抛却渔村老钓竿”中的“老钓竿”象征什么? A. 过去的生活方式
B. 新的开始
C. 渔民的身份 -
诗中提到的“青衫”象征什么? A. 书生或文人
B. 渔民
C. 旅人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同样表达对人生的感慨,但更侧重于对国家和民生的忧虑。
- 李白的《将进酒》:强调享受人生的快乐,与戴复古的追求归属感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 《诗经与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