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

时间: 2025-01-11 09:07:20

云林入清深,禅房坐萧爽。

澄泉洁余习,高鸟唤长往。

我无元豹姿,漫有紫霞想。

回首山中云,灵芝日应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云林入清深,禅房坐萧爽。
澄泉洁余习,高鸟唤长往。
我无元豹姿,漫有紫霞想。
回首山中云,灵芝日应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少林环境:云雾缭绕的山林,清幽的禅房,清澈的泉水,飞鸟在高空呼唤。诗人自谦没有元豹那样的英俊姿态,但心中却有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回首望去,山中的云彩和灵芝似乎都是长久存在的。

注释:

  • 云林:指云雾缭绕的山林,给人一种清幽的感觉。
  • 澄泉:清澈的泉水,象征着清净和纯洁。
  • 元豹:指传说中的美丽动物,象征英俊的外貌。
  • 紫霞:指美丽的霞光,代表美好的幻想和向往。
  • 灵芝:一种珍贵的药材,象征长寿和吉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元好问(1190年-1257年),元代著名诗人、词人和学者。生于金朝末年,经历了南宋、元朝的历史变迁。他的诗词关注社会现象,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之时。作为一名学者和诗人,元好问通过描绘少林寺的宁静环境,表达对内心宁静和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此诗以清静的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禅意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开篇“云林入清深”,描绘了山林的幽静,营造出一种超然的氛围。接下来的“禅房坐萧爽”则进一步强调了心灵的宁静与舒适。这里的“萧爽”不仅指环境的清新,更暗示了诗人心境的淡然。

“澄泉洁余习”,这句强调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清澈的泉水象征着他内心的纯净无暇。“高鸟唤长往”则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仿佛诗人正沉浸在这片宁静的自然之中,忘却了世俗的烦恼。

最后两句“我无元豹姿,漫有紫霞想。回首山中云,灵芝日应长。”显示了诗人对自身的谦卑和对理想的追求。他承认自己未必有外在的美丽,但内心的向往和追求是无限的。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自然意象传达了诗人对内心宁静、理想生活的追求,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豁达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云林入清深:描绘自然的幽静,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
  2. 禅房坐萧爽:在禅房中感到清凉舒适,心灵得到放松。
  3. 澄泉洁余习:清澈的泉水净化了诗人的习惯和心灵。
  4. 高鸟唤长往:飞鸟在空中鸣叫,象征自由与向往。
  5. 我无元豹姿:自谦没有如元豹般的外貌。
  6. 漫有紫霞想:心中却充满对美好事物的幻想。
  7. 回首山中云:向后回望,看到山中的云彩。
  8. 灵芝日应长:灵芝象征长寿,暗示理想的长久存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紫霞”比作美好的幻想,增添了诗的意象。
  • 对仗:如“澄泉洁余习,高鸟唤长往”,形成整齐的对称,增强韵律感。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一种超然于世的心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林:象征自然的清幽,心灵的归宿。
  • 澄泉:象征内心的纯净与清醒。
  • 高鸟:象征自由与向往的精神。
  • 紫霞:象征理想与美好的追求。
  • 灵芝:象征长寿与吉祥,代表理想的长久存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白居易
    B. 元好问
    C. 李白

  2. “云林入清深”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A. 城市喧嚣
    B. 自然幽静
    C. 战场硝烟

  3. 诗中提到的“元豹”象征着什么? A. 英俊的外貌
    B. 自由的灵魂
    C. 富贵的生活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的美,但王维更注重景物的细腻描写,而元好问则更关注内心的感受和理想的追求。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元好问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基础知识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