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子中安厚卿二学士奉使高丽二首》

时间: 2025-01-26 04:16:19

东夷从古慕中华,万里梯航今一家。

夜静双星先渡海,风高八月自还槎。

鱼龙定亦知忠信,象译何劳较齿牙。

屈指归来应自笑,手持玉帛赐天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林子中安厚卿二学士奉使高丽二首

东夷从古慕中华,
万里梯航今一家。
夜静双星先渡海,
风高八月自还槎。
鱼龙定亦知忠信,
象译何劳较齿牙。
屈指归来应自笑,
手持玉帛赐天涯。

白话文翻译:

东夷自古以来就仰慕中华,
如今万里航行,已成一家。
夜晚宁静时,双星先渡海,
八月的高风中,自然归来。
鱼龙们定然也懂得忠信,
象译(翻译)何必较量口齿?
手指算算回来的时候应自得其乐,
手中持着玉帛,赠予远方的他乡。

注释:

  1. 东夷:指古代中国东部的民族,特指今日本及其周边地区的部落。
  2. 梯航:指通过舟船进行远航,形容与他国的联系。
  3. 双星:指夜空中的星星,象征引导和方向。
  4. :古代的一种简易木筏。
  5. 鱼龙:比喻忠诚的人。
  6. 象译:指翻译,古代用象形文字的方式进行交流。
  7. 玉帛:古代的礼物,象征尊贵与荣耀。

典故解析:

  • 东夷慕中华:反映了当时中原文化对外的影响力,东夷对中华文明的崇敬。
  • 鱼龙知忠信:借用鱼龙的形象,表达忠诚与信任的重要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容,号晦庵,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他以散文和诗歌见长,作品风格清新明朗,常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苏辙为安厚卿二位学士送行时所作,二位学士奉命前往高丽,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以及对他们出使高丽的美好期许。

诗歌鉴赏:

苏辙的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东夷对中华文化的仰慕,表现出对高丽使节的期望与祝福。首联“东夷从古慕中华,万里梯航今一家。”开篇便点明了主题,强调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与包容性。接着,通过“夜静双星先渡海,风高八月自还槎”,描绘了航行的场景,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有力量的氛围。这种意境不仅仅是对外的旅行,更是一种文化的交流与传承。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鱼龙定亦知忠信,象译何劳较齿牙”,表达了对忠信的赞美,暗示使者在异国他乡也应保持对祖国的忠诚。结尾“屈指归来应自笑,手持玉帛赐天涯。”则表达了对归来的期待与自豪,象征着使者将带回的礼物与荣耀。这首诗不仅具有浓厚的爱国情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文化自信的坚定信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夷从古慕中华:强调了东夷对中华文化的向往与崇拜。
  2. 万里梯航今一家:表达了如今的友好关系,象征着文化的融合。
  3. 夜静双星先渡海: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出发的时刻,暗含指引的意义。
  4. 风高八月自还槎:象征着顺风归来,暗示归程的顺利。
  5. 鱼龙定亦知忠信:用鱼龙比喻忠诚,强调对忠信的重视。
  6. 象译何劳较齿牙:讽刺翻译的复杂,强调心意的沟通更为重要。
  7. 屈指归来应自笑:表达归来时的自豪感。
  8. 手持玉帛赐天涯:象征着带回荣耀,传递中华文化的自信。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鱼龙比作忠诚之人,生动形象。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整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出使高丽的祝福,表现了对中华文化的自豪与对忠信的推崇,传达了诗人对文化交流与友谊的美好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东夷:象征异国文化的敬仰。
  2. 双星:象征指引与希望。
  3. 玉帛:象征荣华富贵与文化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东夷指的是哪个地区? A. 西方 B. 南方 C. 东方 D. 北方

  2. “夜静双星先渡海”中的“双星”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方向 C. 人才 D. 文化

  3. 结尾“手持玉帛赐天涯”中的“玉帛”象征什么? A. 友谊 B. 忠诚 C. 荣耀 D. 财富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苏轼《贺新郎·别友》:同为表达离别情感,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