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夜宿奉先,与宗人明道谈天坛胜游,》

时间: 2025-04-28 20:51:06

中元日,藏金华丹经於天坛石室。

中兴乱后人得之,字画如洛神赋,缣素亦不烂坏。

予於山阳一相识家尝见之丹书碧字。

细说金华事。

试问谁边堪举似。

除却青莲居士。

胎仙八表冷风。

争教低首樊笼。

梦里云装烟驾,倚天坛影西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平乐 夜宿奉先,与宗人明道谈天坛胜游

白话文翻译:

在中元节这天,我将金华丹经藏于天坛的石室中。自从中兴之乱后,人们得到了这部经书,字迹和画作如同《洛神赋》般美丽,绢布也没有腐烂坏掉。我在山阳的一个熟人家中曾见过那丹书的碧字。细细讲述金华的事情,试问谁能像他那样出众?除了青莲居士。胎仙八表冷风,谁能在这低首的樊笼中争斗?梦里云彩装扮着,驾驭着烟云,倚靠在天坛的影子西东。

注释:

  • 中元日:指农历七月十五,是传统的祭祖节日。
  • 金华丹经:一种道教经典,涉及丹道修炼。
  • 天坛:北京著名的祭天场所,象征着天人合一的思想。
  • 青莲居士:指的是李白,因其号“青莲居士”而闻名。
  • 樊笼:比喻束缚或限制的环境。
  • 胎仙八表:指道教中的一种理论,象征着冷静和超然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仲明,号山阳,元代著名的诗人、词人、学者。他的词风婉约,情感深厚,常以自然景物和人事哲理结合,表达个人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元代中期,正值动乱之后,社会动荡,文化传承受到影响。作者在夜宿天坛时,与宗人明道畅谈,表达对金华丹经的珍视和对修道文化的向往,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追忆与思索。

诗歌鉴赏:

这首《清平乐》以夜宿天坛为背景,情感细腻,诗人通过与宗人明道的谈话,展现出对道教文化的崇敬与思考。诗中提到的“金华丹经”象征着道教的智慧和修炼的理想,表现了诗人对修道之人如青莲居士的仰慕。

在写作上,诗人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冷风和樊笼的意象暗示了内心的挣扎与追求,反映出人们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梦中云装烟驾的意境,既有迷离之感,又体现了对自由与超脱的渴望。诗人在此处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整首词情感丰富,意境悠远,反映出诗人对道教文化的深刻理解与个人情感的真挚流露,展现了元代文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中元日,藏金华丹经於天坛石室。”:在中元节这天,我在天坛的石室中藏下金华丹经,显示出对道教文化的珍视。
  • “中兴乱后人得之,字画如洛神赋,缣素亦不烂坏。”:自从中兴之乱后,这部经书被人们所得到,字迹和画作如同《洛神赋》一样美丽,连绢布也没有腐烂坏掉,表明其珍贵和历史的延续。
  • “予於山阳一相识家尝见之丹书碧字。”:我在山阳的一个熟人家中见过那丹书的碧字,反映出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追忆。
  • “细说金华事。”:细细讲述金华的事情,展现了对道教文化的深入了解。
  • “试问谁边堪举似。除却青莲居士。”:试问谁能与之相比?除了青莲居士(李白),表现出对李白的崇敬与仰慕。
  • “胎仙八表冷风。”:提到胎仙的冷风,暗示一种超然的境界。
  • “争教低首樊笼。”:在这样的境界中,谁能在低首的樊笼中争斗,展现出对现实的无奈。
  • “梦里云装烟驾,倚天坛影西东。”:梦中,云彩装扮着,驾驭着烟云,依靠在天坛的影子,意象优美,传达出对自由和理想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樊笼”比喻束缚的环境,展现出对现实的感慨。
  • 对仗:如“梦里云装烟驾,倚天坛影西东”,音韵和谐,增强了诗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金华丹经和李白的描绘,表达了对道教文化的敬仰与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体悟,反映出一种追求自由、超脱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坛:象征着祭天与自然的和谐。
  • 金华丹经:代表着道教的修炼与智慧。
  • 青莲居士:象征着超脱与自由的精神。

这些意象不仅承载着文化内涵,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中元日是哪一天?

    • A. 农历七月十五
    • B. 农历八月十五
    • C. 农历六月十五
  2. “青莲居士”指的是哪位诗人?

    • A. 苏轼
    • B. 白居易
    • C. 李白
  3. 诗中提到的“金华丹经”是什么?

    • A. 道教经典
    • B. 佛教经典
    • C. 诗集

答案:

  1. A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词对比:

李白的《庐山谣》同样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索,但其风格更为豪放,而元好问的《清平乐》则表现出一种婉约和细腻的情感,二者在情感表达与艺术风格上形成了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元好问传》

相关诗句

中元日,藏金华丹经於天坛石室。下一句是什么

中兴乱后人得之,字画如洛神赋,缣素亦不烂坏。上一句是什么

中兴乱后人得之,字画如洛神赋,缣素亦不烂坏。下一句是什么

予於山阳一相识家尝见之丹书碧字。上一句是什么

予於山阳一相识家尝见之丹书碧字。下一句是什么

细说金华事。上一句是什么

细说金华事。下一句是什么

试问谁边堪举似。上一句是什么

试问谁边堪举似。下一句是什么

除却青莲居士。上一句是什么

除却青莲居士。下一句是什么

胎仙八表冷风。上一句是什么

胎仙八表冷风。下一句是什么

争教低首樊笼。上一句是什么

争教低首樊笼。下一句是什么

梦里云装烟驾,倚天坛影西东。上一句是什么

中元日,下一句是什么

藏金华丹经於天坛石室。上一句是什么

藏金华丹经於天坛石室。下一句是什么

中兴乱后人得之,上一句是什么

中兴乱后人得之,下一句是什么

字画如洛神赋,上一句是什么

字画如洛神赋,下一句是什么

缣素亦不烂坏。上一句是什么

缣素亦不烂坏。下一句是什么

予於山阳一相识家尝见之丹书碧字。上一句是什么

予於山阳一相识家尝见之丹书碧字。下一句是什么

细说金华事。上一句是什么

细说金华事。下一句是什么

试问谁边堪举似。上一句是什么

试问谁边堪举似。下一句是什么

除却青莲居士。上一句是什么

除却青莲居士。下一句是什么

胎仙八表冷风。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