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赵德行》

时间: 2025-02-04 15:44:41

平生幸甚识诸公,未免归为田舍翁。

诗稿敢求经御览,客身自笑坐天穷。

肯将钓手遮西日,独耸吟肩诉北风。

枉使西山有遗恨,不能置我玉堂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平生幸甚识诸公,未免归为田舍翁。
诗稿敢求经御览,客身自笑坐天穷。
肯将钓手遮西日,独耸吟肩诉北风。
枉使西山有遗恨,不能置我玉堂中。

白话文翻译:

我平生能够认识各位高人,然而最后难免成为一个田舍老翁。
我敢请求您们的赏识我的诗稿吗?我自嘲坐在这天地之间。
难道我愿意用钓鱼的手遮住西方的日头?我独自仰望,向北风诉说我的悲伤。
即使西山有遗憾,我也无法被安放在你们的玉堂之中。

注释:

  • 诸公:指各位朋友或高人。
  • 田舍翁:指乡下的老翁,暗示自己身份卑微。
  • 经御览:指经过皇帝或权贵的鉴赏。
  • 客身自笑:自嘲自己在客居的窘境。
  • 肯将钓手遮西日:比喻不愿意用钓鱼的方式遮挡阳光,表现出对世俗名利的不屑。
  • 玉堂:形容华贵的堂屋,暗指权贵的地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复古(约1010-1080年),字复古,号白云,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田园生活、山水风光,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寄赵德行》写于戴复古晚年,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名利的淡泊。他与赵德行的交情深厚,此诗寄托了他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身处境的自省。

诗歌鉴赏:

《寄赵德行》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诗中,戴复古通过自我反思,展现了他对生命的感悟和对名利的看淡。开头两句,作者以“平生幸甚识诸公”表达了对识友的珍惜,但随即以“未免归为田舍翁”自嘲,展现出一种无奈的态度,仿佛在说:即使我有朋友,但终究难以改变我平凡的生活。

接下来的“诗稿敢求经御览”显示出作者对自己诗作的渴求,他希望得到重视,却又自嘲“客身自笑坐天穷”,这是一种对现状的无奈与自嘲,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孤独。到了第三句,作者用“肯将钓手遮西日”形象地表达了他对名利的拒绝,认为遮住西日不如坦然面对。他独自“耸吟肩诉北风”,将内心的愁苦向北风倾诉,表现出一种孤独而坚韧的精神。

最后一句“枉使西山有遗恨”,则是对人生遗憾的感慨,尽管心中有许多不甘和遗憾,但他仍然无法改变自己的地位。这种无奈与淡泊的心态,恰如其分地道出了人世间的无常与无奈,展现了戴复古的哲思与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平生幸甚识诸公:我这一生能够认识各位高人,感到非常荣幸。
  2. 未免归为田舍翁:然而最终我还是难免成为一个乡下的老翁,暗示自己身份的卑微。
  3. 诗稿敢求经御览:我敢请求你们的赏识我的诗稿吗?
  4. 客身自笑坐天穷:我在客居之地,自嘲处于这样困窘的境地。
  5. 肯将钓手遮西日:我难道愿意用钓鱼的手去遮挡西方的太阳吗?
  6. 独耸吟肩诉北风:我独自仰望,向北风诉说我的孤独与悲伤。
  7. 枉使西山有遗恨:即使西山有遗憾,我也无法被安放在你们的玉堂之中。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钓手遮西日”比喻为对名利的拒绝,展现出作者的淡泊。
  • 对仗:如“平生幸甚识诸公”与“未免归为田舍翁”,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将北风拟人化,赋予其倾诉的能力,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传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淡泊名利的态度,表现了他对友人的深厚感情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无奈感慨。诗人将自我价值与生存处境进行了深刻反思,展现了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日:象征着生命的流逝与世俗的名利。
  • 北风:象征着孤独与愁苦,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
  • 田舍翁:象征着平凡与无奈,反映出诗人对身份的自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作者对身份的态度是什么? A. 骄傲自满
    B. 自嘲无奈
    C. 忧愁不已

  2. “肯将钓手遮西日”是什么意思? A. 愿意接受名利
    B. 拒绝世俗名利
    C. 渴望成为渔夫

  3. 诗中提到的“北风”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孤独与愁苦
    C. 友谊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拒绝。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自然与人生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

诗词对比:

  • 戴复古 vs. 陶渊明:两人都倾向于田园诗风,但戴复古的作品多了一份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而陶渊明则更加直接地表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 《戴复古生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