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兴》

时间: 2025-02-04 16:14:55

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

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
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黄金虽无脚色(即没有颜色),但也不如白色的美玉(白璧)那样完美,白璧上也有一点瑕疵。向别人求助时不应该要求完美,而我愿意在老君的家中安度晚年。

注释:

  • 黄金无足色:黄金本身没有颜色,但因其珍贵被人珍视。
  • 白璧有微瑕:白色的美玉上虽有小瑕疵,但仍然是珍贵的。
  • 求人不求备:请求别人时不必追求完美。
  • 妾愿老君家:我愿意在老君的家中安度晚年,老君指的是道教的太上老君,象征着长寿和安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复古(约1036-1095),字子美,号复古,南宋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时代背景是社会经济的逐渐繁荣,但亦伴随着人们对人生价值和追求的深刻思考。诗中反映了对完美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接受。

诗歌鉴赏:

《寄兴》是一首蕴含哲理的短诗,诗人巧妙地通过对黄金和白璧的描绘,引发对人性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提到“黄金无足色”,意味着虽然黄金在物质上极为珍贵,但它并没有颜色上的美感;而“白璧有微瑕”则指出美玉虽有瑕疵,但其价值依然存在。这里,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追求完美的无奈与现实的妥协。

接着,诗人表达了在人际关系中的一种宽容态度:“求人不求备”,意味着在生活中,我们不应对他人有过高的期望,而应接受其不足之处。最后一句“妾愿老君家”,更是展现了诗人对安逸生活的向往,老君作为长寿与安宁的象征,暗示了对简单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简约而深邃,给人以思考的空间,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对人性的独特见解。诗人用平和的语气传达了对人生的感悟,既有对完美的渴望,也有对现实的接受,体现了人生态度的成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黄金无足色:暗示物质的价值往往并不等于其美感。
  2. 白璧有微瑕:即使是完美的事物也有缺陷,反映出人性的不完美。
  3. 求人不求备:提倡宽容与理解,认识到他人的缺陷是人之常情。
  4. 妾愿老君家: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希望在平和的环境中安度晚年。

修辞手法:

  • 对比:黄金与白璧的对比,强调不同价值观念。
  • 象征:老君象征着理想的生活状态和长寿。
  • 隐喻:用物质的特征隐喻人生的哲理。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表达了对完美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接受,反映了人们在追求物质与精神生活中的矛盾,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金:象征物质财富,代表追求。
  • 白璧:象征美好,说明人性中固有的缺陷。
  • 老君:象征安宁与长寿,反映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黄金无足色”在诗中意指什么?

    • A. 黄金有颜色
    • B. 黄金没有美感
    • C. 黄金是最珍贵的
  2. “妾愿老君家”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 A. 富贵生活
    • B. 宁静安逸的生活
    • C. 追求完美
  3. 本诗提到的白璧代表了什么?

    • A. 完美的事物
    • B. 财富
    • C. 短暂的快乐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春望》(杜甫)与《寄兴》都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而戴复古则更侧重于对个人生活的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赏析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