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带子》

时间: 2025-04-27 18:21:30

梅雨乍晴天。

陇上麦渐渐。

是处绿肥红瘦,血泪湿啼鹃。

玉勒锦鞍鞯。

章台下、醉拂金鞭。

东门綦缟,轻翻罗袂,一晌留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梅雨乍晴天。陇上麦渐渐。是处绿肥红瘦,血泪湿啼鹃。玉勒锦鞍鞯。章台下醉拂金鞭。东门綦缟,轻翻罗袂,一晌留连。

白话文翻译:

梅雨刚刚放晴的日子,陇上麦田也渐渐成熟。在这儿,绿茵茵的麦苗肥美,红花渐渐凋零,啼哭的杜鹃沾满了血泪。骑着华丽的马,披着锦缎的鞍,醉酒之后在章台下轻轻拂动着金色的鞭子。东门附近的轻纱衣裙在风中轻轻翻动,让我在此留连忘返。

注释:

  • 梅雨:指每年春末夏初的降雨季节,通常在中国南方。
  • :指高地或丘陵,通常用来形容农田。
  • 绿肥红瘦:形容麦子长势良好(绿肥),而花朵开始凋零(红瘦)。
  • 血泪湿啼鹃:杜鹃鸟因其啼声而被称为“血泪”,这里暗指思念或伤感。
  • 玉勒锦鞍:形容马匹华丽,通常是骑士的高贵象征。
  • 章台:古代的一种台,通常用来接待宾客或举行宴会的地方。
  • 轻翻罗袂:指轻盈的衣裙在风中飘动。

典故解析:

  • 杜鹃鸟:在中国文化中,杜鹃常象征着思念和悲伤,尤其与离别相关。
  • 金鞭:是古代骑士的象征,代表权贵和地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求可,清代诗人,擅长描写田园生活与自然景色,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梅雨季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人生、爱情的感慨。诗中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诗歌鉴赏:

《绣带子》是一首描绘春夏交替时节的诗,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自然界的变化以及人们内心的情感。开篇以“梅雨乍晴天”引入,展现了天气的变化和农田的景象,这种自然景象与人类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丰富的画面感。

“是处绿肥红瘦”一句,恰如其分地描绘了麦田的生机与衰败,生动地反映了自然界的循环与人类生活的无常。接着,诗人通过“血泪湿啼鹃”引申出一种情感的伤感,仿佛在诉说着对某种失去的怀念,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玉勒锦鞍鞯”则将视角转向骑士的生活,表现了那种华贵与轻松的相结合,让人感受到一种生活的惬意。最后一句“轻翻罗袂,一晌留连”则在字里行间渗透出一种对美好瞬间的珍惜和留恋,诗人似乎在这一刹那找到了生活的意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人情的深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给人以深思和感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梅雨乍晴天:描绘天气的变化,暗示生活的转折。
  • 陇上麦渐渐:麦田的生长象征着丰收的希望。
  • 是处绿肥红瘦:对田园景色的生动描绘,体现出自然的规律。
  • 血泪湿啼鹃:情感的升华,表现对往事的追忆。
  • 玉勒锦鞍鞯:描绘骑士的华美形象,象征着权贵与地位。
  • 章台下醉拂金鞭:呈现出宴会的欢愉与轻松。
  • 东门綦缟:轻盈的服装暗示了生活的优雅。
  • 轻翻罗袂,一晌留连:留连于美好的瞬间,表达了对时光的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血泪湿啼鹃”,将杜鹃与悲伤相联系,深化了情感。
  • 对仗:如“玉勒锦鞍”和“醉拂金鞭”,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在细腻的描绘中传达出一种对美好瞬间的珍惜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雨:象征着生命的滋润与希望。
  • 杜鹃:代表着思念与伤感。
  • 金鞭:象征着权力与地位。
  • 罗袂:体现出生活的轻盈与优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梅雨乍晴天”意指什么?
    A. 天气变化
    B. 生活无常
    C. 农田丰收

  2. “血泪湿啼鹃”中的杜鹃鸟象征什么?
    A. 欢乐
    B. 思念与悲伤
    C. 丰收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惆怅
    B. 留恋与珍惜
    C. 忧伤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by 杜甫: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人情。
  • 《静夜思》 by 李白: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情感同样深沉。

诗词对比

  • 陆求可的《绣带子》与杜甫的《春望》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与人情,但陆求可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描写,而杜甫则强调社会动荡下的忧伤和思考。

参考资料:

  • 书籍:《古典诗词赏析》《清代诗人研究》
  • 文章:有关陆求可生平与作品的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