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公主移入新宅侍宴应制》

时间: 2025-01-11 02:19:15

星桥他日创,仙榜此时开。

马向铺钱埒,箫闻弄玉台。

人同卫叔美,客似长卿才。

借问游天汉,谁能取石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安乐公主移入新宅侍宴应制
——宗楚客 〔唐代〕

星桥他日创,仙榜此时开。
马向铺钱埒,箫闻弄玉台。
人同卫叔美,客似长卿才。
借问游天汉,谁能取石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安乐公主迁入新宅的盛大场面。未来的星桥(指通往仙界的桥梁)在某一天会被建成,而现在的仙榜(即天界的榜单)已然开启。马儿向着铺满金钱的场地奔跑,箫声在玉台上悠扬传来。人与卫叔(卫青)一样美好,客人如同长卿(李白)的才华。借问游玩天汉(银河)的仙人,谁能把天上的石头取回来?

注释:

  • 星桥:传说中连接天界与人间的桥。
  • 仙榜:天界的榜单,象征着神仙的身份和地位。
  • 铺钱:铺满金钱,象征富贵与盛大。
  • :一种古代乐器,声音优美。
  • 卫叔:指卫青,汉代名将,因其美貌和才华而闻名。
  • 长卿:指李白,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卓越的才华著称。
  • 游天汉:指在天河中游玩,象征着逍遥自在的生活。
  • 取石回:取天上的石头,象征追求高远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宗楚客,生于唐代,字子华,因其诗作中多描绘美人、宴乐,风格清新脱俗,颇受当时文人推崇。

创作背景:本诗写作于安乐公主迁入新居之际,表达了对新生活的祝福与美好的憧憬,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公主生活的重视与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安乐公主入宅的盛况,体现了唐代贵族生活的奢华与欢乐。诗中运用了许多优美的意象,如“星桥”“仙榜”“马向铺钱”等,构建了一个梦幻而又富丽的场景。开头两句以“星桥”和“仙榜”引入,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氛围,仿佛公主的生活不仅是人间的奢华,更有天界的祝福。

接下来的“马向铺钱埒,箫闻弄玉台”则通过动态的描写让人感受到这场宴席的热闹。马儿奔腾,箫声悠扬,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比,表达出人们对美丽与才华的向往,特别是“人同卫叔美,客似长卿才”的比喻,将公主的美丽与名将、诗人相提并论,显示出她在宴席上的重要地位。

最后一句用“借问游天汉,谁能取石回”抒发了对理想与追求的思考。尽管公主的生活充满奢华,但在这梦幻般的场景中,仍然有对高远理想的向往。这种对比与反思,使得整首诗更具深度与层次感,让人心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星桥他日创:未来的星桥将会被建成,暗示着美好的未来。
  2. 仙榜此时开:正值仙界的榜单开启,象征着高贵与荣耀。
  3. 马向铺钱埒:马儿在铺满金钱的场地上奔跑,形象地描绘出盛大的场面。
  4. 箫闻弄玉台:悠扬的箫声在玉台上响起,增添了宴席的乐趣。
  5. 人同卫叔美:与卫青一样美丽,表明公主的容貌出众。
  6. 客似长卿才:客人们才华横溢,如李白一般,展现了文化氛围。
  7. 借问游天汉:询问能否游玩银河,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8. 谁能取石回: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公主的美丽与卫青、李白相提并论,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 意象:通过星桥、仙榜、马、箫等意象,营造出梦幻般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安乐公主的迁入新宅及宴席,展现了唐代贵族生活的奢华与欢乐,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寄托了诗人对理想与荣华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星桥:象征着理想与希望的通道,代表着通往美好未来的愿望。
  2. 仙榜:代表着荣耀与地位,寓意着尊贵的身份。
  3. :象征着奔腾与活力,体现了盛大的场景。
  4. :代表着音乐与艺术,增添了文化的氛围。
  5. 游天汉:象征着自由与理想的追求,表达了对高远目标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安乐公主移入新宅的诗人是? A. 李白
    B. 杜甫
    C. 宗楚客
    D. 白居易

  2. 诗中的“马向铺钱埒”描绘的是? A. 战斗场景
    B. 盛大宴席
    C. 田园风光
    D. 旅行景象

  3. 诗中提到的“星桥”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理想与未来
    C. 战争
    D. 失落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宗楚客的《安乐公主移入新宅》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描绘了美好与理想的追求,但前者更注重于对盛大场面的描绘,后者则更多地表达了个人情感与自然的结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唐代文学研究》

通过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