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气培歌》
时间: 2025-01-10 18:50:48意思解释
压气培歌
原文展示:
压气培前奔万石,阴云莽莽黑雾塞。
水号风怒激沙飞,仿佛旌旗雷电掣。
我父军声堕此间,星日无光天欲折。
我母颈罹刃痕七,身投层崖脑迸裂。
我妹三龄弃路死,百口家人一无得。
前山溪下血犹腥,将士同时皆义烈。
烟飙玉碎三十秋,天地迄今为惨恻。
肠断纇回忍追忆,千载空坑堪并说。
呜呼千载空坑堪并说!
白话文翻译:
在压气培前奔赴万石山,阴云密布,黑雾弥漫。
水流怒号,风暴激烈,沙尘四起,仿佛旌旗在雷电中翻滚。
我父亲的军声在这里陨落,星光和日光都失去了光辉,天似乎要崩塌。
我母亲的颈部有七道刀痕,身躯投下悬崖,脑袋迸裂。
我三岁的妹妹在路上被抛弃而死,家中百口无一生还。
前山溪水依旧流淌,血腥气犹在,战士们同仇敌忾,义烈之气弥漫。
烟尘和风暴在三十年间不断,天地至今仍为这惨痛而悲伤。
肠子断裂,辗转难忍追忆,千载空坟只能供人们叹息。
呜呼,千载空坟只能供人们叹息!
注释:
- 压气培:地名,指战斗发生的地方。
- 万石:比喻地势高峻,万石山。
- 阴云莽莽:形容天气阴沉,云层厚重。
- 将士:指参与战斗的士兵。
- 义烈:指为国捐躯的英勇精神。
- 空坑:指无辜死去的灵魂,空洞的坟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孟坚,清代诗人,生于动荡的年代,作品多反映战争与家国情感。他的诗风严谨,情感真挚,常表现对家国的忧虑与对亲人的怀念。
创作背景:此诗所写的时代背景是清朝时期,国家动乱,战乱频繁,诗人通过对亲人和战士的追忆,表达了对战争的愤怒和对生命的悲伤。
诗歌鉴赏:
《压气培歌》是一首充满悲壮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战场的惨烈与个人的悲痛。开篇的“压气培前奔万石”带出一种奔赴战场的紧迫感,紧接着的阴云和黑雾则构成了一幅压抑阴沉的景象,反映出战争带来的恐怖和不安。诗中对父母和妹妹的描写,更是将个人的悲剧与国家的动荡紧密结合,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冲击力。每一句都渗透着深切的哀痛,尤其是“百口家人一无得”,简短而震撼,突显了战争所带来的家庭破碎和人间惨剧。最后,诗人以“千载空坑堪并说”收尾,传达出对历史的沉重反思和对生命脆弱的感慨,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压气培前奔万石:在压气培前,奔向万石山,开篇即刻引入战斗的场景。
- 阴云莽莽黑雾塞:描绘惨烈的天气,与战斗的氛围相呼应。
- 水号风怒激沙飞:水流怒吼,风暴激烈,形象地展示战斗的激烈与混乱。
- 我父军声堕此间:父亲的军声在此陨落,表达对父亲的哀悼。
- 我母颈罹刃痕七:母亲受重伤,极其惨痛的细节让人心碎。
- 我妹三龄弃路死:三岁的妹妹被抛弃而死,描绘了无辜儿童在战争中的悲惨命运。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比喻(“仿佛旌旗雷电掣”),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战场的激烈。
- 对仗(“烟飙玉碎三十秋”)增强了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 拟人(“水号风怒”)赋予自然以情感,渲染了战斗的氛围。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战争的控诉与对生命的哀悼,表现出个人在国家动荡中的无助与悲伤,呼唤对和平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阴云:象征战争带来的压抑和恐惧。
- 血腥:代表战斗的惨烈与无情。
- 空坑:象征无辜者的死去与历史的遗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压气培歌》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吴孟坚
-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我妹三龄弃路死”指的是谁的死?
- A. 诗人的妹妹
- B. 诗人的母亲
- C. 诗人的父亲
- D. 诗人的朋友
-
诗的主题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对爱情的赞美
- B. 对战争的控诉与哀悼
- C. 对自然的描绘
- D. 对历史的反思
答案:
- C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 《春望》 —— 杜甫
诗词对比:
- 吴孟坚的《压气培歌》与杜甫的《春望》都有着对国家动荡和个人悲剧的描写,但吴孟坚更强调的是个体的哀痛与对亲人失去的深切感受,而杜甫则更多关注国家的前途与社会的苦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吴孟坚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