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陶隐居祠呈郎中张声华》
时间: 2025-01-10 22:47: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诗名: 谒陶隐居祠呈郎中张声华
作者: 陈庚生 〔宋代〕
内容:
炼就灵丹岁月赊,药炉丹灶旋成洼。
庭空响落山松子,路远香迷野草花。
旧事谁能问水,神仙今已在东华。
田翁犹酹先生酒,乱纸飞钱噪暮鸦。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炼制灵丹的岁月都已过去,药炉和丹灶已经变得凹陷。
庭院空旷,只听见山松的松子落下声,远路上香气迷漫着野花。
旧事谁能再去询问水流,神仙早已在东华山栖息。
田翁仍在为先生敬酒,乱飘的纸钱伴随着傍晚的乌鸦喧闹。
注释:
字词注释:
- 灵丹:指道教炼制的长生不老药。
- 岁月赊:意为岁月悠长,表明时间的流逝。
- 药炉丹灶:炼丹的器具。
- 洼:凹陷的地方。
- 松子:松树的种子,此处用以营造宁静氛围。
- 香迷:香气弥漫。
- 东华:指东华山,是道教文化的代表之一。
- 酹:犹为敬酒。
- 乱纸飞钱:指祭祀时焚烧的纸钱。
- 噪:喧闹,吵闹。
典故解析:
- 陶隐居:陶渊明,字元亮,号渊明或陶潜,东晋著名诗人,以隐居田园著称,主张归隐自然,追求精神自由。
- 东华:东华山是道教圣地,常与隐士和神仙联系在一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庚生,宋代诗人,其诗作多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常以清新自然的意象和简洁明了的语言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游览陶渊明的隐居祠时,抒发对隐士生活和道教理想的向往,表达了对往昔的追思和对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本诗以陶渊明的隐居生活为背景,借用隐居祠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思考。开篇“炼就灵丹岁月赊”引入了道教文化的主题,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追求长生的无奈,紧接着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庭院,山松的松子落下,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气氛,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宁静。
“旧事谁能问水”一句,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无奈,流逝的时间不会再回来,旧事已成过往。接着提到“神仙今已在东华”,则是对陶渊明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归属与渴望。
最后两句描绘了田翁敬酒的场景,与之前的宁静形成对比,突显出世俗生活的喧嚣与繁杂,给人以深思。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意象中,蕴含着对理想、对隐逸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思索,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与人生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炼就灵丹岁月赊:岁月长久,炼制灵丹的期望未能实现。
- 药炉丹灶旋成洼:器具因多年使用而变得凹陷,象征着理想的破灭。
- 庭空响落山松子:庭院宁静,只有松子落地声,展现自然的安静。
- 路远香迷野草花:远处的香气弥漫,描写野花的芬芳,给人以美的享受。
- 旧事谁能问水:感叹旧事已无从追问,时间无法倒流。
- 神仙今已在东华:强调隐士理想的实现,向往陶渊明的生活。
- 田翁犹酹先生酒:田翁仍在为陶渊明敬酒,表达对隐士的敬仰。
- 乱纸飞钱噪暮鸦:祭祀的纸钱纷飞,伴随傍晚的乌鸦声,喧闹中透出世俗的纷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岁月比作炼丹的过程,形象生动。
- 拟人:松子的落下声被赋予了情感,增强了场景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陶渊明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生活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灵丹:象征追求长生与理想。
- 松子:代表宁静与自然。
- 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旧事的无奈。
- 东华:道教理想生活的象征。
- 酒:表达对隐士的敬意与怀念。
- 纸钱:世俗生活的象征,喧嚣与繁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灵丹”指的是什么?
A. 长生不老药
B. 普通药物
C. 食物 -
填空题:诗中“田翁犹酹先生酒”表达了对____的敬仰。
-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东华”是一个道教圣地。 (对/错)
答案:
- A
- 陶渊明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同样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王维的《鹿柴》:展现自然宁静与隐逸生活的诗篇。
诗词对比:
- 陶渊明《饮酒》 vs. 陈庚生《谒陶隐居祠》
两者皆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陶渊明更多侧重于个人的内心感受,而陈庚生则通过环境描绘展现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陶渊明诗文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