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其二 林见素赴云南宪副过镇远赠予临江仙浪淘沙二词依韵答之》
时间: 2025-02-04 15:44:3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雨几番情。短梦长更。
一壶春酒待君倾。
白马不来花落尽,对景心惊。
记得旧时盟。鲈脍莼羹。
欲摇晚辔听春莺。
只恐东山归计早,有负苍生。
白话文翻译
夜雨淅淅沥沥,多少情感在心中萦绕。短暂的梦境却让人感到漫长。
我准备了一壶春酒,等待着你来倾杯畅饮。
白马骑士不来,花儿也随之凋零,面对眼前的景象,我心中不禁一惊。
还记得我们昔日的誓言,鲈鱼的生脍和莼菜的羹汤。
我真想在傍晚的时光中摇动马车,听那春天的莺鸟歌唱。
唯恐东山再起的计划来得太早,辜负了苍天的安排。
注释
- 夜雨:指夜晚的雨,常用以渲染情感的氛围。
- 短梦长更:短暂的梦境却似乎拉长了夜晚的更深,表达了对某人或某事的思念。
- 春酒:春天的美酒,象征着温暖和希望。
- 白马不来:白马通常象征着美好和理想,指期待的人未能如约而至。
- 景心惊:面对眼前的景象,心中感到震惊或不安。
- 旧时盟:指往日的誓言或承诺,承载着深厚的感情。
- 鲈脍莼羹:用鲈鱼做的生脍和莼菜羹,代表着温馨的饮食回忆。
- 晚辔:指傍晚时分的马车,象征着归家的渴望。
- 东山归计:东山再起,指重新开始或复兴的计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瑛是明代的诗人,擅长诗词创作,其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周瑛的诗风清新自然,常用细腻的情感描写来反映内心的情绪。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周瑛于云南的旅行途中,因思念故人而作。诗中流露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浪淘沙》展示了周瑛深厚的情感与对人生的感悟。诗中以夜雨开篇,营造出一种柔和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仿佛雨声中承载着诗人的思绪。接下来的短梦与春酒,表达了对相聚时光的期待与珍惜,显示了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白马不来,花落尽的意象则象征着失望与无奈,描绘出一种时光流逝、理想破灭的情感。此时诗人对旧时盟约的回忆,如鲈脍莼羹般温馨,然而又伴随着对未来的惶恐与不安。最后一句中提到“东山归计早”,则引发了更深的思考,诗人似乎在提醒自己,人生的归宿并非总是如愿以偿,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在此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总的来看,这首诗既有细腻的情感描写,又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周瑛作为诗人的深邃智慧和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夜雨几番情:开篇以“夜雨”引入,营造了情感的基调,暗示对某种情感的追忆。
- 短梦长更:梦境的短暂与夜更的漫长形成对比,表现了思念之情的煎熬。
- 一壶春酒待君倾:表现出对友人的热切期待,春酒象征着温暖与欢聚。
- 白马不来花落尽:比喻理想的失落,花落暗示时光的流逝与美好的消逝。
- 对景心惊:在美好景色面前,心中却感到不安,反映内心的矛盾。
- 记得旧时盟:怀念昔日的誓言,流露出对往昔的眷恋。
- 鲈脍莼羹:具体的饮食意象,增添了生活的温情。
- 欲摇晚辔听春莺:渴望在春天的傍晚,享受自然的声音,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只恐东山归计早,有负苍生:最后的担忧,表述了对未来的不安和对理想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白马不来”,用白马象征理想的人或事。
- 对仗:整个诗的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如“心惊”,赋予情感以生命,表现内心的波动。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思念与期待,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既有对旧时光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忧虑,深刻揭示了人生的复杂与无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夜雨:象征思念与忧愁,营造了情感基调。
- 春酒:代表期盼与温暖的情感寄托。
- 白马:象征理想与期待,表现诗人的失落感。
- 莼羹:温暖的生活细节,体现对过去的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白马”象征什么?
- A. 理想
- B. 失落
- C. 友谊
- D. 时光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鲈脍莼羹”是指__。
-
判断题: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 (对/错)
答案:
- A
- 温馨的饮食回忆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声声慢》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比较周瑛的《浪淘沙》和李清照的《声声慢》,两者均表现了对往昔的怀念,但周瑛的情感更为复杂,既有温情也有忧虑,而李清照则更侧重于对情感的直接表达,两者在意象和情绪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