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京秋·残荷,依草窗体并韵,据词纬本》
时间: 2025-01-11 05:42:5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玉京秋·残荷
天宇阔。凌波众仙子,赋归情切。霞镜抛花,露珠泫梗,风裳飏叶。
閒杀追凉艇子,让凫翁来点晴雪。黯然别。闹红旧梦,向谁重说。
水殿寻秋初怯。和新词摩诃早缺。拾瓣装书,留房揩砚,真香吹歇。
劫换昆明,盼只盼船藕年年添节。正悽咽。翻看湖心荡月。
白话文翻译
天空辽阔,波上众多神仙般的女子,表达着归家的深情。
霞光下抛洒的花瓣,露珠滴落在荷梗上,风轻轻拂动着树叶。
悠闲地追逐着凉爽的小船,让那鸭子来点缀晴空的雪花。
黯然神伤地别离,那热闹的旧梦,向谁能再重提呢?
在水殿中寻找秋意,初感怯懦。新词和和声早已缺失。
拾起花瓣装入书中,留下在房中擦拭的砚台,真香已然停歇。
经历了无数的变迁,盼望着每年都能在船上享受莲藕的节日。
此时不禁感到悲伤,翻看着湖心荡漾的明月。
注释
- 天宇阔:天空广阔,形容自然环境的开阔。
- 凌波:在水面上轻盈地行走,常用来形容女子的轻盈。
- 赋归情切:赋诗表达归家的情感。
- 霞镜抛花:形容夕阳的霞光如镜子般洒下花瓣。
- 泫梗:露珠滴落在荷梗上。
- 凫翁:野鸭,常象征自然的宁静。
- 水殿寻秋:在水边的殿堂中寻找秋天的气息。
- 摩诃早缺:摩诃,意指大、伟大的词句,早已失去。
- 翻看湖心荡月:在湖心看到荡漾的明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章钰,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词作以清新脱俗、意境悠远著称,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命运的感慨。
创作背景
《玉京秋·残荷》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的时期,诗人借助自然景物抒发个人的情感与思考,展现了对过往生活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待。
诗歌鉴赏
《玉京秋·残荷》是一首典型的清代词作,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细腻感受和深邃的情感抒发。词中通过描绘开阔的天空、轻盈的女子、抛洒的花瓣及露珠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又愁绪的意境。诗人通过“凌波众仙子”引入,展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而“黯然别”则显露出对于往昔的追忆与惋惜。词中对于自然景物的描绘,不仅仅是对外在风景的描摹,更是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诗人用“劫换昆明”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仿佛在诉说着世事无常。同时,诗中的意象如“船藕年年添节”则表现出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期待与渴望,透出一丝温暖的希望。整首词在意象的交织中,营造出一个既美丽又令人感伤的秋日景象,赋予了读者深刻的思考空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宇阔:开篇即设定了广阔的空间,营造出一种壮阔的自然环境。
- 凌波众仙子:将女子比作仙子,体现了她们的优雅与轻盈。
- 赋归情切:表达了对归家的情感,似乎在暗喻一种思乡之情。
- 霞镜抛花:描写夕阳的美丽,增添了一种浪漫的气氛。
- 露珠泫梗: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清晨的宁静。
- 劫换昆明:暗示着时代变化带来的无奈与感慨。
- 翻看湖心荡月:最后的意象回归到月影,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比作“凌波众仙子”,生动形象。
- 拟人:如“露珠泫梗”,赋予自然物以情感。
- 对仗:如“霞镜抛花,露珠泫梗”,增强了音韵的和谐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秋天的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情感展开,表现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宇:象征广阔的自然与无尽的可能。
- 仙子:代表美好、理想的事物。
- 霞光:象征希望与美丽的瞬间。
- 露珠:象征纯洁与清新。
- 湖心月:象征宁静与思考的空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凌波众仙子”指代的是谁?
- A. 神仙
- B. 优雅的女子
- C. 自然景物
- D. 诗人自己
-
“劫换昆明”意指什么?
- A. 生活的美好
- B. 时光的流逝
- C. 自然的变化
- D. 人生的追求
-
诗中描绘的秋天的感受是:
- A. 欣喜
- B. 悲伤
- C. 平淡
- D. 激动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章钰的《玉京秋·残荷》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两者都展现了女性在自然面前的柔美,但章钰的作品更具壮阔之感,李清照则更显细腻与柔情。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