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首征西将,犹能射戟支。
元戎选部曲,军吏换旌旗。
逐虏招降远,开边旧垒移。
重收陇外地,应似汉家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白发徘徊的将领,尽管年事已高,仍然能够使用戟进行战斗。元戎(统帅)在挑选部队,军吏则更换了旌旗。将敌人驱逐出去,招降远方的敌人,重新开辟边境,迁移旧有的防线。重夺陇外的土地,应该如同汉朝的盛世那样。
注释
- 白首:白发,形容年老。
- 征西将:指征讨西方的将领。
- 射戟支:用戟进行战斗。
- 元戎:军中统帅。
- 部曲:部队、士兵。
- 军吏:军中的官吏。
- 逐虏:驱逐敌军。
- 招降:招降敌方士兵。
- 陇外:指陇山以外的地方。
典故解析
- 汉家时:指汉朝时期,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王朝,诗中提到的“应似汉家时”意味着诗人希望能重现汉朝的荣光,恢复国家的强盛与安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籍,字子容,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主要以五言和七言诗见长。他的诗作多描绘边塞生活,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朝的边疆战争时期,反映出当时国防将领的艰苦与决心,也表达了对国家统一与安定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白发将军在战场上的形象,传达出一种壮志未酬的情感。诗人通过“白首”的描写,将将领的年老与其不屈的斗志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一种虽老却不屈的英雄气概。接下来的描写则展现了军队的整备,反映出当时国家对边疆安全的重视与军队的士气。最后一句“重收陇外地,应似汉家时”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强盛的期望,也暗含了历史的沉重感,似乎在提醒人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安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白首征西将:描绘了将领的身份与年纪,强调了他在边疆的经历。
- 犹能射戟支:尽管年老,但他依然能参与战斗,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与勇气。
- 元戎选部曲:指挥官正在挑选士兵,显示出战斗的准备状态。
- 军吏换旌旗:军中的官吏更换旗帜,象征着新的开始或是即将出征。
- 逐虏招降远:将敌人驱逐并招降远方的敌军,表现出扩展领土的决心。
- 开边旧垒移:重新开辟边境,迁移旧有的防线,暗示着战略的调整。
- 重收陇外地:重新收复失地,表现出对国家领土完整的渴望。
- 应似汉家时:希望能够恢复汉朝时期的繁荣与强盛。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白首”“射戟”、“军吏”“换旌旗”运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象征:白发象征着老将的经历与智慧,而“汉家时”则象征着国家的繁荣。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安定和边疆安全的关注,同时展现了老将的不屈精神,传达出一种对历史辉煌的追忆与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首:象征老将,代表着经验与智慧。
- 戟:象征着战争与武力。
- 旌旗:象征着军队的力量与团结。
- 陇外地:象征着失去的领土与希望恢复的愿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白首征西将”指的是?
- A. 年轻将领
- B. 年老将领
- C. 无名将领
- D. 商贾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应似汉家时”表达了对____的渴望。
-
判断题:诗中对将领的描写体现了他的年纪与勇气之间的矛盾。(对/错)
答案
- B
- 国家强盛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的《出塞》
- 高适的《别董大》
诗词对比
- 《出塞》与《送防秋将》:两首诗都描绘了边塞的将领生活,但《出塞》更侧重于对战斗的描写,而《送防秋将》则更强调将领的责任与历史的回望。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