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弥棹齐安郡,孤城百战残。 傍村林有虎,带郭县无官。 暮角梅花怨,清江桂影寒。 黍离缘底事,撩我起长叹。
白话文翻译:
驾船来到齐安郡,孤城历经百战残破。 村旁的树林中有虎,城郭的县里没有官员。 傍晚的号角声中梅花似有怨意,清澈的江水中桂树的影子显得寒冷。 黍离之悲因何事,勾起了我长长的叹息。
注释:
- 弥棹:驾船。
- 齐安郡: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诗人虚构或特定历史时期的行政区划。
- 孤城:指齐安郡的城池,因历经战乱而显得孤立无援。
- 百战残:形容城池因多次战争而残破不堪。
- 傍村林有虎:村旁的树林中有老虎出没,形容环境险恶。
- 带郭县无官:城郭的县里没有官员,可能指官员逃离或战乱导致行政体系崩溃。
- 暮角梅花怨:傍晚的号角声中,梅花似乎带有怨意,形容战乱带来的哀怨氛围。
- 清江桂影寒:清澈的江水中,桂树的影子显得寒冷,形容环境的凄凉。
- 黍离:《诗经》中的一篇,表达了对国家衰败的哀伤。
- 缘底事:因为什么事情。
- 撩我起长叹:引起我长长的叹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唐代诗人、词人,晚唐五代时期的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尤其擅长写景抒情。韦庄的诗歌多反映战乱时期的民生疾苦和社会动荡,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后的齐安郡的凄凉景象,通过孤城、虎、无官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战乱带来的破坏和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诗中的“黍离”典故,更是加深了对国家衰败的哀伤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战乱后的齐安郡为背景,通过孤城、虎、无官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诗中“孤城百战残”一句,直接点出了战乱的残酷和城池的残破,而“傍村林有虎”则进一步加深了环境的险恶。诗人通过对梅花、桂影的描绘,传达了战乱带来的哀怨和凄凉。最后,诗人以“黍离”典故,表达了对国家衰败的深切哀伤,以及对人民苦难的同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是一首反映战乱时期社会现实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弥棹齐安郡,孤城百战残。
- 诗人驾船来到齐安郡,看到的是一座历经百战、残破不堪的孤城。
-
傍村林有虎,带郭县无官。
- 村旁的树林中有虎出没,城郭的县里没有官员,形容战乱后的混乱和无序。
-
暮角梅花怨,清江桂影寒。
- 傍晚的号角声中,梅花似乎带有怨意,清澈的江水中桂树的影子显得寒冷,传达了战乱带来的哀怨和凄凉。
-
黍离缘底事,撩我起长叹。
- 诗人以“黍离”典故,表达了对国家衰败的深切哀伤,以及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勾起了长长的叹息。
修辞手法:
- 拟人:“暮角梅花怨”中,梅花被赋予了人的情感,显得哀怨。
- 对仗:“孤城百战残”与“傍村林有虎”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乱后的齐安郡的凄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战乱带来的破坏和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国家衰败的哀伤。
意象分析:
- 孤城:象征着战乱的残酷和城池的残破。
- 虎:象征着环境的险恶和不安。
- 无官:象征着战乱导致的行政体系崩溃和社会无序。
- 梅花、桂影:象征着战乱带来的哀怨和凄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韦庄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
诗中的“孤城百战残”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城池的繁荣 B. 城池的残破 C. 城池的宁静 D. 城池的热闹
-
诗中的“黍离”典故出自哪里? A. 《诗经》 B. 《楚辞》 C. 《论语》 D. 《孟子》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了战乱后的凄凉景象。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宁静的自然风光,与韦庄的诗形成鲜明对比。
诗词对比:
- 韦庄的《齐安郡》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反映了战乱后的凄凉景象,但韦庄的诗更注重对具体景象的描绘,而杜甫的诗则更注重对国家命运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韦庄的全部诗作。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韦庄的生平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