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筑城曲》
时间: 2025-01-10 22:36:2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筑城去,千人万人齐抱杵。重重土坚试行锥,军吏执鞭催作迟。来时一年深碛里,著尽短衣渴无水。力尽不得抛杵声,杵声未定人皆死。家家养男当门户,今日作君城下土。
白话文翻译:
修筑城墙的时候,成千上万的人齐心协力地搬运工具。坚固的土层经过锥子检验,军官拿着鞭子催促大家加快进度。回程时在沙漠中走了一年,身上只穿着薄衣服,口渴得没有水喝。力气用尽却无法放下手中的工具,杵声还未停止人们就已经死去。每家每户都养男丁守护门户,如今却要在城下埋土。
注释:
- 筑城:修建城墙。
- 杵:一种工具,这里指代修筑的工具。
- 重重土坚:形容土层非常坚固。
- 军吏:军队的官员。
- 著尽短衣:只穿着薄衣服。
- 力尽不得抛杵声:力气耗尽却无法放下杵声。
- 家家养男当门户:每家每户都要培养男性来守卫家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籍,字子容,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他的诗歌以描写劳动、战争及民生疾苦见长,语言朴实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筑城曲》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安定、边疆稳固之时,但战争的阴影始终存在。诗中通过描绘筑城的艰辛,反映了士兵和百姓在战争中的艰难与困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筑城场景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劳动者在艰苦条件下的拼搏精神。诗中“千人万人齐抱杵”的场景,表现了集体劳动的力量,显示了人们为保家卫国而团结一致的决心。接下来的描写则揭示了筑城过程中的艰辛:干燥的天气、缺乏水源、劳累至极的状况,展现了士兵在严酷环境下的拼搏与牺牲。最后一句“今日作君城下土”,则深刻反映了士兵们为了国家和家园而献身的无奈与悲壮。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生命的珍视,也有对战争残酷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筑城去,千人万人齐抱杵:开头即描绘出筑城的浩大场面,众多劳作的人们齐心协力,形成了一幅壮观的图景。
- 重重土坚试行锥:描述了土壤的坚硬程度,表明筑城的困难。
- 军吏执鞭催作迟:军官的催促反映了时间的紧迫感和任务的艰巨。
- 来时一年深碛里:回程的艰辛,暗示了长途跋涉的疲惫。
- 著尽短衣渴无水:生动描绘了缺水的困境,突显了环境的不友好。
- 力尽不得抛杵声:强调了士兵的疲惫,尽管已无力,仍需坚持。
- 杵声未定人皆死:即使在死亡面前,仍未能放下工具,表现出战争的残酷。
- 家家养男当门户,今日作君城下土:最后总结了个人与家庭的悲剧,士兵们的牺牲是家国的代价。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千人万人”、“重重土坚”,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比喻:将士兵比作工具,强调其在战争中的牺牲。
- 夸张:如“力尽不得抛杵声”,突出士兵的苦难和执着。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士兵为国家献身的精神,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以及对社会动荡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 杵:象征着劳动与牺牲。
- 土:代表筑城的艰辛与士兵的牺牲。
- 水:缺乏水源象征着生存的困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千人万人齐抱杵”中的“杵”指的是什么工具?
A. 锤 B. 锄 C. 护身符 D. 锥
- 答案:A
- 诗中描绘的环境是怎样的?
A. 绿色的田野 B. 干燥的沙漠 C. 繁华的城市 D. 宁静的湖泊
- 答案:B
- 诗中“今日作君城下土”的意思是?
A. 今天要修筑城墙 B. 今天为国牺牲 C. 今天回家探亲 D. 今天休息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韦应物《滁州西涧》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张籍《筑城曲》与杜甫《兵车行》:两者均描绘战争对百姓生活的影响,张籍更侧重于劳动的艰辛,而杜甫则聚焦于战争带来的悲惨后果。两者共同反映了对战争的深刻思考与批判。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选读》
- 相关学术论文与研究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