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过尚湖》

时间: 2025-01-26 03:18:12

碧水渺无际,秋风送短舲。

丝疏三汊柳,花落半湖菱。

云树情方永,烟波兴更增。

何当招地主,来此下寒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重过尚湖
作者: 王昶 〔清代〕

碧水渺无际,秋风送短舲。
丝疏三汊柳,花落半湖菱。
云树情方永,烟波兴更增。
何当招地主,来此下寒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尚湖的美丽景色:碧绿的湖水延绵无尽,秋风轻轻送来小船。稀疏的柳树在三条水道旁轻轻摇曳,湖面上,菱角的花瓣纷纷落下。湖边的云树之间,情意愈加深厚,烟波浩渺,兴致也愈加浓厚。什么时候能够邀约朋友,来这里一起下网捕鱼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渺无际:形容湖水广阔,无法看尽。
  • 短舲:指小船,短小而灵活的船只。
  • 丝疏:形容柳树的枝条稀疏。
  • 三汊柳:指三条水道旁的柳树。
  • 寒罾:寒冷的季节下网捕鱼。

典故解析:

  • 尚湖:地名,可能指的是某个著名的湖泊。
  • 下寒罾:古时渔民用网捕鱼的方式,体现了渔猎生活的情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昶,清代诗人,字子懋,号耕莘,生于1713年,卒于1796年。王昶以其诗词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而受到后人推崇。

创作背景: 《重过尚湖》成诗于清代,正值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之时,诗人游览尚湖时,感受到自然的静谧和人际的温情,因而作此诗以抒发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重过尚湖》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湖泊的无边无际,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惬意的氛围。首句“碧水渺无际”以浩瀚的湖面引入,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接着“秋风送短舲”则将秋季的凉爽与小船的轻盈结合,构成了生动的画面。

诗的中间部分通过“丝疏三汊柳,花落半湖菱”描绘了湖边的柳树和菱角花,展现了自然的细腻与柔美。柳树的稀疏与花瓣的落下,都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云树情方永,烟波兴更增”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情厚谊,云树与湖波的相互映衬,使得情感愈加深沉。

最后,诗人以“何当招地主,来此下寒罾”结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渴望能够与朋友共度美好时光的情感。这不仅是对大自然的礼赞,也是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碧水渺无际:描绘了湖水的清澈和广阔,给人以无尽的想象。
  • 秋风送短舲:秋风轻轻吹来,带走小船,展现了季节的变化和轻松的氛围。
  • 丝疏三汊柳:描绘柳树的形态,传达出一种轻柔的美感。
  • 花落半湖菱:菱角的花瓣纷纷落下,给人一种时光流逝的感受。
  • 云树情方永:表达了自然与情感的永恒。
  • 烟波兴更增:烟波浩渺,增添了诗人的兴致。
  • 何当招地主: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湖水比作“碧”,增强了色彩感。
  • 对仗:如“丝疏三汊柳,花落半湖菱”,对称工整,韵律感强。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尚湖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友人相聚的渴望,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碧水:象征宁静与清新。
  • 秋风:代表季节的变迁,带来思念之情。
  • 柳树:象征柔美与幽静。
  • 菱角:代表生机与活力。
  • 烟波:象征迷离与深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短舲”指的是什么?
    A. 大船
    B. 小船
    C. 渔船
    D. 货船

  2. 诗中“何当招地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向往
    B. 对友人的思念
    C. 对生活的无奈
    D. 对未来的期待

  3.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什么?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江雪》柳宗元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以月亮为主题,表达了思乡之情;而《重过尚湖》则以湖泊为背景,表现了对自然与友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王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