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

时间: 2025-01-11 06:20:44

汉臣曾此作缧囚,茹血衣毛十九秋。

鹤发半垂龙节在,不闻青史说封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汉臣曾此作缧囚,茹血衣毛十九秋。鹤发半垂龙节在,不闻青史说封侯。


白话文翻译:

这位汉朝的臣子曾在这里被囚禁,经历了十九个秋天,衣衫沾满血污。如今他满头白发,却仍保有如龙般的气节,只是不曾在史书中听闻他封侯的事迹。


注释:

  • 缧囚:被绳索囚禁的人。
  • 茹血:指衣服沾满鲜血,形容遭受酷刑或困苦。
  • 鹤发:形容年老的白发,鹤为长寿的象征。
  • 龙节:指如龙般的气节,象征高贵和刚强。
  • 青史:指史书,形容历史的记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遵,唐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其作品多流露出对历史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常常表现出对时代的感慨和个人的无奈。

创作背景:

《北海》创作于唐代,诗人通过提及历史人物和事件,表达对历史的沉思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臣子的无奈。


诗歌鉴赏:

《北海》以简练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命运的沉浮。诗的开头提到汉臣因政治原因被囚禁的情景,暗指历史的悲剧性。十九个秋天的岁月,象征着漫长的痛苦与煎熬,诗人通过“茹血衣毛”的描绘,刻画了一个被迫害者的悲惨形象,令人感受到深深的同情与无奈。

接下来的“鹤发半垂龙节在”则转向对老年和气节的反思。即使经历了苦难,这位汉臣的气节依然如龙般高贵,表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然而,他的英雄事迹却并未被历史铭记,这里传达出一种对历史的不满与遗憾。诗的最后一句“不闻青史说封侯”,直指历史的冷漠与无情,强调了个人的奋斗与牺牲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无奈。

整首诗在情感上兼具悲壮与深邃,通过对历史的反思,表达了对忠臣遭遇的不平和对历史遗忘的无奈,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汉臣曾此作缧囚:提到“汉臣”即古代的忠臣,强调他曾在此地被囚,暗示历史的悲剧。
  2. 茹血衣毛十九秋:形象地描绘了这位臣子在囚禁期间的苦难生活,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衣服沾满了鲜血。
  3. 鹤发半垂龙节在:即使白发苍苍,依然保持着高贵的气节,表现出一种不屈的精神。
  4. 不闻青史说封侯:尽管他有如此的气节与忠诚,然而在史书中却没有他的封侯事迹,这反映了历史的冷酷与无情。

修辞手法:

  • 对比:将年老的形象与高尚的气节进行对比,突出人物的内心追求。
  • 象征:青史和龙节象征着历史和气节,传达出对历史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集中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忠臣命运的感慨,揭示了在历史长河中,个人的努力与牺牲往往被遗忘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缧囚:象征着被压迫和困境,代表历史上忠臣的悲惨命运。
  • 茹血:象征痛苦与牺牲,强调个体在历史中的艰辛。
  • 鹤发:象征老年与智慧,表现出氤氲的历史感。
  • 龙节:象征着高尚的品格与气节,代表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汉臣”指的是哪个朝代的臣子? A. 唐代
    B. 汉代
    C. 宋代
    D. 明代

  2. “茹血衣毛”中“茹”字的意思是?
    A. 吃
    B. 穿
    C. 喝
    D. 见

  3. 诗中提到的“青史”指的是什么?
    A. 书籍
    B. 诗歌
    C. 历史
    D. 文学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孟郊《游子吟》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思索。
  • 《游子吟》:通过对母爱的歌颂,展现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的联系。

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与思考,但侧重点有所不同。汪遵更关注历史的悲剧,而孟郊则通过家庭情感反映社会的温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选》
  • 《汪遵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