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竹枝》

时间: 2024-09-19 21:45:19

六月玉泉来看鱼,湖头雨过尽芙蕖。

芙蕖花开郎更远,玉泉鱼少亦无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湖竹枝
作者: 贝琼 〔明代〕
六月玉泉来看鱼,湖头雨过尽芙蕖。
芙蕖花开郎更远,玉泉鱼少亦无书。

白话文翻译:

在六月的玉泉,特意来这里看鱼,
湖边的雨过后,芙蕖(荷花)绽放。
芙蕖花开时,情郎却依然远去,
玉泉的鱼少,连书信也没有。

注释:

  • 玉泉:指的是西湖旁的玉泉,因泉水清澈而得名,是风景名胜区。
  • 芙蕖:即荷花,诗中用以象征美丽与清纯。
  • :指心上人或情人,在古诗中常用来表达对爱人的思念。
  • 无书:没有书信,表示对远方情人的思念和联系的缺乏。

典故解析:

“玉泉”作为西湖的一部分,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游览吟咏的胜地,许多诗人都在这里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荷花象征着纯洁、高雅,常用来表达诗人的情感。雨过后,荷花的绽放,更添一种清新和生机,但同时也隐含着情感的无奈与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贝琼,明代女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清新自然著称,善于描写自然景物及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南方梅雨季节,西湖的景色宜人,同时也是诗人对情感的细腻观察和抒发,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刻感受。

诗歌鉴赏:

《西湖竹枝》是一首清新婉约的诗,描绘了作者在西湖玉泉一带游玩时的所见所感。诗中的意象极为生动,尤其是对“芙蕖”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六月的湖水在雨后显得愈加清澈,荷花的绽放与情人的远去形成鲜明对比,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爱人的思念与失落。通过“郎更远”和“玉泉鱼少亦无书”,诗人不仅表达了个人的孤独感,也反映出一种普遍的情感状态:即使在美好的自然环境中,内心的孤寂和对爱的渴望依然存在。此外,诗中“雨过尽芙蕖”的意象,似乎在暗示着一场情感的洗礼,虽然雨水冲刷了尘埃,却也带走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整体而言,诗歌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传达了对理想爱情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具有很强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六月玉泉来看鱼:描绘了夏季的湖光山色,作者到玉泉游玩,寓意悠闲。
  2. 湖头雨过尽芙蕖:雨后的湖边,荷花绽放,象征着生机与美好。
  3. 芙蕖花开郎更远:即使荷花美丽,情人却远在天边,表达了思念之情。
  4. 玉泉鱼少亦无书:鱼儿少,书信无,反映了孤独和缺乏沟通的心情。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雨过尽芙蕖”与“花开郎更远”,形成明显的对比。
  • 意象:荷花和雨水意象交替使用,反映出情感的变化。
  • 比喻:将“芙蕖”比作美好情感的寄托,而“无书”则象征爱情的冷淡。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对爱情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表达了女性在爱情中所面临的孤独与思念,具有深刻的情感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泉:象征着清澈与宁静,亦是心灵的栖息地。
  • 芙蕖:象征纯洁、美丽的爱情。
  • :象征洗涤与隔阂,使人思念更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芙蕖”指的是什么? A. 荷花
    B. 菊花
    C. 玫瑰
    答案:A

  2. 诗中提到的“郎”指的是谁? A. 朋友
    B. 情人
    C. 家人
    答案:B

  3.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快乐
    B. 忧伤
    C. 愤怒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李白)
  • 《相思》(王维)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进行对比,李白的诗中充满了奔放的豪情,而贝琼的《西湖竹枝》则更显细腻与婉约,两者各具风格,展现出不同的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明代女诗人研究》
  • 《西湖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