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依韵和苏州蒋密学
范仲淹 〔宋代〕
馀杭偶得借麾来,山态云情病眼开。
此乐无涯谁可共,诗仙今日在苏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我在余杭偶然借用诗人蒋密学的韵律,眼前的山景与云彩使我病中的眼睛也为之一亮。这样的快乐无边无际,谁能和我一起分享呢?今天的诗仙正身在苏台。
注释:
- 馀杭:地名,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区。
- 借麾:借用诗人的韵律或风格。
- 山态云情:山的姿态和云的情景,描绘自然的美。
- 病眼开:形容眼睛因病而模糊,现在因美景而明亮。
- 乐无涯:快乐没有尽头。
- 诗仙:指才华横溢的诗人。
- 苏台:指苏州的一个地方,可能是诗人聚集或创作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号文正,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以其深厚的学识和卓越的治国才能而闻名,尤其在军事和政治改革方面有显著贡献。范仲淹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婉约的表达。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范仲淹与苏州的诗人蒋密学交往后,偶然获得的灵感而作。诗中借用自然景色来表达内心的愉悦,体现出他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与思考。首先,诗的开头“馀杭偶得借麾来”点明了诗意的来源,显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接下来的“山态云情病眼开”则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美对人心灵的启迪。诗人在病中,目睹美景,心中倍感欣慰,这种转变不仅是视觉的恢复,更是心灵的愈合。
“此乐无涯谁可共”更是流露出一种孤独的感慨,尽管快乐无限,但真正能够分享这种快乐的人却不多。这种欣喜与孤独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诗歌的情感张力。同时,“诗仙今日在苏台”则引入了一个更广阔的文化视野,诗人将自己与历史上的伟大诗人相提并论,突显了对文学的追求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情感的抒发,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展现出范仲淹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情操。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馀杭偶得借麾来”:诗人借用蒋密学的韵律,表达出一种偶然的灵感和机缘。
- “山态云情病眼开”:自然的美景使得诗人从病痛中解脱出来,眼前的景象让他感到无比清新。
- “此乐无涯谁可共”:快乐是如此无限,但能与之共享的却寥寥无几,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
- “诗仙今日在苏台”:将自然之美与诗歌思想结合,指向更高的艺术境界,表达对文学的崇尚。
-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的“诗仙”形象生动,暗示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自然景观被赋予情感,使得景与情相融。
-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孤独的思考。
意象分析:
- 山:象征着坚韧与永恒,代表自然的伟大。
- 云:象征着自由与变化,描绘了诗人心中的理想与追求。
- 病眼: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困扰与对美好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苏轼
- B) 范仲淹
- C) 李白
-
“山态云情病眼开”中“病眼”用来比喻什么?
- A) 自然美
- B) 诗人的内心状态
- C) 对友人的思念
-
“此乐无涯谁可共”中表达的情感是?
- A) 独自享受快乐
- B) 渴望与人分享
- C) 对快乐的无奈
答案:
- B) 范仲淹
- B) 诗人的内心状态
- B) 渴望与人分享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下独酌》李白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依韵和苏州蒋密学》都表达了诗人孤独的情感,但《静夜思》更侧重于思乡之情,而《依韵和苏州蒋密学》则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友人的怀念。
参考资料:
- 《范仲淹诗文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