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有寄》

时间: 2025-01-27 05:36:57

月上阑干霜满地。

酒客诗人,同觅朱楼醉。

红烛烧残花更丽。

醉倒莫便腾腾睡。

山抹微云佳女婿。

云散山空,还复听歌吹。

移入新词名绿意。

尊前有个人儿媚。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蝶恋花·有寄
作者: 曾廉 〔清代〕

月上阑干霜满地。酒客诗人,同觅朱楼醉。红烛烧残花更丽。醉倒莫便腾腾睡。山抹微云佳女婿。云散山空,还复听歌吹。移入新词名绿意。尊前有个人儿媚。

白话文翻译:

月光照在栏杆上,霜满地。酒客和诗人一起,寻找朱楼中的醉意。红烛烧尽,残留的花朵映衬得更显美丽。醉了不如就沉沉入睡。山上薄云轻抹,佳人正如女婿。云散山空,再次听到悠扬的歌声。新词移入,充满生机。酒杯前有个女子娇媚动人。

注释:

  • 阑干:栏杆,指月光照在栏杆上,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朱楼:指红色的楼阁,象征着美好的酒宴和聚会。
  • 红烛:燃烧的红色蜡烛,增添了氛围的浪漫和温暖。
  • 山抹微云:山被轻云遮掩,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观。
  • 佳女婿:用来比喻美丽的女子,寓意深刻。
  • 歌吹:指音乐和歌唱,强调了氛围的欢快。
  • 绿意:象征着生机和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廉(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他的诗风多样,兼具古典韵味与个人情感,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内心的情感与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蝶恋花·有寄》创作于清代,正值文人雅士频繁聚会、吟诗作对的时期。这首词抒发了诗人在月光下与友人共饮的情景,借酒浇愁,寄托情感。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蝶恋花·有寄》通过描绘月上阑干的宁静夜晚,展现了酒客与诗人们的雅趣。诗中通过细腻的意象与生动的描写,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月光洒在栏杆上,霜满地的静谧环境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的气息。酒客与诗人共同寻求醉意,显示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红烛烧残花更丽”一句,诗人用红烛的残余光辉映衬出花朵的美丽,暗示即使在短暂的瞬间也能发现生活的美。与此同时,“醉倒莫便腾腾睡”表达了想要沉浸在这一刻的愿望,似乎在提醒人们应当珍惜当下,享受这一份宁静与欢愉。

整首词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与人际关系的交融,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诗中最后提到的“尊前有个人儿媚”,更是点明了诗人心中对美丽女子的倾慕,增添了几分温柔与浪漫。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月上阑干霜满地:月光洒在栏杆上,地面覆满霜,展现了清冷的夜晚。
  2. 酒客诗人,同觅朱楼醉:酒客和诗人共同寻找醉意,在朱色的楼阁中畅饮。
  3. 红烛烧残花更丽:红色蜡烛燃烧将尽,映衬出花儿更为美丽。
  4. 醉倒莫便腾腾睡:醉了就不要起来,沉沉入睡。
  5. 山抹微云佳女婿:山的轮廓若隐若现,似乎有佳人如同女婿般美丽。
  6. 云散山空,还复听歌吹:云散去后,山空旷,依然能听到歌声。
  7. 移入新词名绿意:新词汇聚,充满生机与活力。
  8. 尊前有个人儿媚:酒杯前有个女子,娇媚动人,增添了诗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佳女婿”,形象地比喻美丽的女子。
  • 拟人:云和山的描写让自然景观充满灵性。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对称性,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月夜下的饮酒场景,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对美好时光的享受,以及对爱情的向往。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光:象征宁静与思索。
  • 红烛:象征温暖与浪漫。
  • :象征清冷与时间的流逝。
  • 佳人:象征爱情与美好情感。

这些意象在诗中相互交融,构成了丰富的情感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朱楼”代表什么? A. 诗人的家
    B. 酒宴的场所
    C. 自然景观

  2. “红烛烧残花更丽”中的“更丽”指的是? A. 花朵的枯萎
    B. 花朵在烛光下显得更美
    C. 烛光的亮度

  3. 整首词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珍视? A. 自然风光
    B. 友谊与爱情
    C. 酒的美味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清明上河图》中的诗句,展现了繁华与生活的画面。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曾廉的《蝶恋花·有寄》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都是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情感。前者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后者则突出个人的孤独与对酒的寄托。两者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作品集》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