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景州塔》
时间: 2025-01-10 23:20:0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登景州塔
清代:王如玉
塔势摩苍穹,磴道森十丈。
香界涌青莲,孤茎拔群象。
朅来振衣登,身出飞鸟上。
牖户搜玲珑,俯仰极苍莽。
燕南赵北际,气雄非一状。
城郭带烟雾,郁葱皆北向。
阊阖转句陈,排空詄荡荡。
愿为黄鹄举,超然谢尘鞅。
白话文翻译:
这座塔的高耸直入云霄,阶梯蜿蜒陡峭,深达十丈。
香气弥漫的境界里,青莲盛开,孤独的茎杆超越了其他的花草。
我来此抖动衣襟攀登,身体仿佛飞向了鸟儿的高空。
窗户玲珑剔透,俯视仰望之间尽是苍茫的天地。
南燕和北赵的边界,气势雄伟,不同凡响。
城郭笼罩在烟雾之中,郁郁葱葱皆向北方。
阊阖的诗句旋转着,直冲云霄,荡气回肠。
我愿意化作黄鹄,超然物外,告别尘世的羁绊。
注释:
- 摩苍穹:意为高耸入云,接触天空。
- 磴道:指台阶或小路,森十丈形容其陡峭。
- 香界:指芬芳的境界,常用来形容美好的景象或境地。
- 孤茎:孤独的茎,比喻独特或出众的事物。
- 飞鸟上:比喻登高望远,身心轻盈如鸟。
- 俯仰:上下观看,形容视野的开阔。
- 气雄非一状:气势雄伟,形态各异。
- 阊阖:古代城门,象征着诗句的变化和历史的流转。
- 黄鹄:指一种高飞的鸟,象征着自由与超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如玉,清代诗人,风格以清新脱俗著称,常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他的诗多有哲理,富于感情。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王如玉游览景州塔时,表达了他对壮丽景色的赞美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登景州塔》以其雄浑的气势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塔的高耸和周围景色的壮丽。诗人在塔上,俯视大地,胸怀壮志,感受到一种超然的精神状态。第一句“塔势摩苍穹”便奠定了全诗的基调,展现了塔的气势非凡。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磴道森十丈”的细节,传达出攀登的艰辛与挑战,体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勇于追求的精神。
“香界涌青莲,孤茎拔群象”中,青莲的意象不仅美丽,更象征着诗人高洁的情操。诗人通过“飞鸟上”的比喻,表达了登高后的畅快与自由,仿佛自己也能像鸟儿一样翱翔于空中,摆脱世俗的束缚。后半部分则通过“燕南赵北际”的描述,展现了辽阔的视野与气势,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最后一句“愿为黄鹄举,超然谢尘鞅”则是诗人情感的升华,表达了他渴望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愿望。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景,更传达出诗人内心的追求与理想,具有深刻的哲理和美学价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塔势摩苍穹:描绘塔的高耸,给人以震撼感。
- 磴道森十丈:强调攀登的艰难与高度,体现出努力的过程。
- 香界涌青莲:青莲象征着美好与纯洁,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 孤茎拔群象:突出青莲的独特,暗含自我追求的意味。
- 朅来振衣登:表达登塔的轻松和舒适感。
- 身出飞鸟上:比喻身体轻盈,表现心灵的自由。
- 牖户搜玲珑:细腻的窗户展示了外部世界的精彩。
- 俯仰极苍莽:表达视野的广阔,心胸的开阔。
- 燕南赵北际:展示地域的辽阔,气势的雄伟。
- 气雄非一状:气势磅礴,形态各异,表现自然的多样性。
- 城郭带烟雾:描绘城市的朦胧景象,增添了一层诗意。
- 阊阖转句陈:古代门阖的意象,寓意历史的流转。
- 排空詄荡荡:声音宏亮,象征气势的壮阔。
- 愿为黄鹄举:表达渴望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的情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愿为黄鹄举”,将自己比作黄鹄,表达超然的愿望。
- 对仗:整首诗中句式工整,展现了诗人的修辞能力。
- 夸张:如“摩苍穹”,写出塔的高大,增强了气势。
-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以登高望远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高远理想的追求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塔:象征着追求的目标与理想。
- 青莲:代表纯洁与高尚,是诗人理想的具象化。
- 飞鸟:象征自由与超脱,表达心灵的向往。
- 黄鹄:象征高飞与超然,传达出对尘世的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登景州塔》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清代
- D. 明代
-
诗中提到的“青莲”象征着什么?
- A. 财富
- B. 高洁
- C. 权力
- D. 享乐
-
诗的最后一句“愿为黄鹄举”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 A. 对人世的留恋
- B. 对自由的渴望
- C. 对名利的追求
- D.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王之涣的《登高》同样描写了登高所见的壮丽景色,但更强调个人的孤独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王如玉的《登景州塔》则充满了对自由与理想的向往,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年表》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