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游五莲寄丁野鹤》

时间: 2025-01-10 23:14:52

雪尽石花合,冰消水道分。

山光晴带雨,海气晚蒸云。

独坐扪松树,闲行见鹿群。

地偏心与远,此际惜无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雪尽石花合,冰消水道分。
山光晴带雨,海气晚蒸云。
独坐扪松树,闲行见鹿群。
地偏心与远,此际惜无君。

白话文翻译:

雪融化后石花开放,冰消了水道分开。
山上的光辉在晴天中带着雨意,海面的气息在傍晚时分蒸腾云彩。
我独自坐着抚摸松树,闲逛时看见鹿群。
这里偏僻又遥远,此刻真希望有你来相伴。

注释:

  • 雪尽:雪融化。
  • 石花:指开花的石榴或其他春花。
  • 水道分:河流或水道的分流。
  • 山光:山的光景。
  • 晴带雨:晴天中夹杂着雨意。
  • 海气:海上的气候。
  • 蒸云:云气因海气而升腾。
  • 独坐:一个人坐着。
  • 扪松树:抚摸松树。
  • 闲行:悠闲地走。
  • 鹿群:一群鹿。
  • 地偏心与远:地方偏僻,心里却是惦念远方的人。
  • 此际惜无君:这个时刻,真希望有你在身边。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结合了春天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孤寂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乘箓,清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象,情感细腻,风格清新脱俗。他的诗作多以游山玩水为题材,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早春时节,作者游历五莲山时,目睹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心中自然涌起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早春游五莲寄丁野鹤》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诗作,诗中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象,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诗的开头“雪尽石花合,冰消水道分”,通过雪化、冰消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到来,暗示了生命的复苏。接下来的“山光晴带雨,海气晚蒸云”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山海的气候变化生动地呈现出来,给人以清新的感受。

在情感方面,诗的后半部分“独坐扪松树,闲行见鹿群”描绘了作者独自一人的悠闲状态,虽然环境优美,但心中却是孤独的。“地偏心与远,此际惜无君”则点明了作者的内心感受,虽身处美景,却因友人不在而生出孤寂之感。整首诗以春天的生机勃勃为背景,反衬出作者内心的愁苦与思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雪尽石花合:春天的到来,雪融化后,石花悄然绽放,象征新的开始。
  • 冰消水道分:冰雪消融,水流开始分开,描绘春水流动的景象。
  • 山光晴带雨:山中阳光明媚,却又似乎带着雨意,展现春天多变的天气。
  • 海气晚蒸云:傍晚时分,海上的气息蒸腾着云彩,描绘出一种朦胧而美丽的景象。
  • 独坐扪松树:一个人坐在松树下,抚摸树干,显得孤独而宁静。
  • 闲行见鹿群:悠闲地走着,偶尔看到鹿群,增添了一丝生动的自然气息。
  • 地偏心与远:身处偏僻之地,心中却思念远方的朋友。
  • 此际惜无君:在这个美丽的时刻,惋惜没有朋友的陪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山光晴带雨”,将山光比作晴天的光辉,生动形象。
  • 对仗:如“雪尽石花合,冰消水道分”,前后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拟人化,如“海气晚蒸云”,使景象更具生命力。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孤独感。尽管身处美丽的自然中,作者心中却是惆怅和渴望陪伴的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寒冷和沉寂,春天的终结。
  • 石花:象征春天的生命力与美好。
  • 山光:象征自然的美丽与变化。
  • 鹿群:象征自然的和谐与生动。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作者内心的孤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雪尽石花合”主要表现了什么? A. 冬天的景象
    B. 春天的到来
    C. 夏天的热气
    D. 秋天的丰收

  2. 诗中提到“独坐扪松树”时,作者的情感是什么? A. 快乐
    B. 忧伤
    C. 生气
    D. 无聊

  3. “此际惜无君”中“君”指的是谁? A. 自己
    B. 朋友
    C. 亲人
    D. 自然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王乘箓 vs. 杜甫:王乘箓的诗关注自然与友谊,表现出宁静的孤独感;而杜甫的《春望》则更多地体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虽然同样描绘春天,却蕴含了不同层面的情感。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清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