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成寄仲卿彦勤两弟 其一》

时间: 2025-01-27 03:22:50

柏枧村中有故墓,吾宗苦约返茅茨。

黄精药好愁难遇,苍耳林深恐见欺。

北阮家怜门户改,南阳阡冀子孙知。

飞桥一水千峰抱,记取他年谒墓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柏枧村中有故墓,吾宗苦约返茅茨。
黄精药好愁难遇,苍耳林深恐见欺。
北阮家怜门户改,南阳阡冀子孙知。
飞桥一水千峰抱,记取他年谒墓时。

白话文翻译:

在柏枧村中有一座祖先的坟墓,我的家族苦于约定无法回到茅草屋。
黄精这种药材虽然很好,但总是难以遇见;苍耳生长的林子里又怕被欺骗。
北方的阮家怜惜门庭的变化,南阳的阡陌希望子孙能知晓。
那飞桥横跨水面,千峰环抱其间,让我记得明年再来拜谒坟墓的时候。

注释:

  • 柏枧村:村名,可能是指作者的故乡或有特殊意义的地方。
  • 故墓:祖先的坟墓。
  • 茅茨:茅草屋,象征着简朴的生活。
  • 黄精:一种中药材,具有滋补和药用价值。
  • 苍耳:一种植物,常用于中药,诗中可能暗指环境的复杂。
  • 北阮家:阮氏家族,可能与作者有亲戚关系。
  • 南阳阡:南阳地区的田埂或小路,暗示家族的延续。
  • 飞桥一水千峰:形象地描绘了自然风光,飞桥和千峰都是美的意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曾亮(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描绘自然和家族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常融入个人的生活经历与感悟,对传统文化有深厚的理解。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回乡探亲之际,怀念祖先及家族的情感。诗中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家族历史的思考,反映了清代社会对家族和传统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和清新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和祖先的深切怀念。开头的“柏枧村中有故墓”,直接引入主题,透露出一种对“故墓”的敬重与思念。接下来提到的“黄精药好愁难遇”,不仅表达了对自然资源匮乏的忧虑,也暗示了对生活的无奈。苍耳的“林深恐见欺”则增添了一层对自然环境复杂性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阮家和南阳阡,展现了家族之间的情感联系和对未来的期许,反映了古人对家族传承的重视。最后一句“记取他年谒墓时”,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重返故乡和祭拜祖先的期盼,蕴含着对家族情感的深厚和对传统的传承。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描绘,也有对家族历史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柏枧村中有故墓:在柏枧村中有祖先的坟墓,直接点明了主题。
  2. 吾宗苦约返茅茨:我的家族因约定而难以返回简朴的生活。
  3. 黄精药好愁难遇:虽然黄精这种药材很好,但总是难以遇见,表现生活的困扰。
  4. 苍耳林深恐见欺:在苍耳生长的深林中,担心被环境欺骗,反映自然的复杂。
  5. 北阮家怜门户改:北方阮家对家门的变化感到怜惜,暗示家族的变迁。
  6. 南阳阡冀子孙知:南阳的田野希望后代能够知晓家族的历史。
  7. 飞桥一水千峰抱: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表现出一种和谐的意境。
  8. 记取他年谒墓时:希望能在明年再来拜谒祖先的坟墓,表达对传统的尊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观与家族情感相结合,增强诗的意境。
  • 对仗:如“北阮家”和“南阳阡”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地域文化的差异。
  • 意象:使用“飞桥”、“千峰”等意象,增强画面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故乡、祖先和家族情感的描绘,探讨了传承与记忆的重要性,表现出对传统文化和家族历史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故墓:象征着家族的根和历史,表现对祖先的尊重。
  • 黄精:代表珍贵的资源,隐喻生活中的困境。
  • 苍耳:反映自然环境的复杂与不确定性。
  • 飞桥与千峰:象征连接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展现自然之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黄精”指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种动物
    C. 一种矿石
    D. 一种器具

  2.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A. 爱情
    B. 家族与传统
    C. 战争
    D. 旅行

  3. “苍耳林深恐见欺”中的“欺”指什么? A. 被人欺负
    B. 被环境欺骗
    C. 被植物欺骗
    D. 被动物欺骗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梅曾亮 vs. 杜甫:两位诗人都关注家国情怀,杜甫的《春望》体现了对国家的忧虑,而梅曾亮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家族的怀念与敬重。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梅曾亮研究》
  • 《古代诗词解读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