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第后作》
时间: 2025-01-27 04:54:0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下第后作
作者:时铭 〔清代〕
七度金门策蹇驴,
杏园消息竟何如。
甘从东郭追商隐,
不信南华是僻书。
失意事多心转淡,
逢时技拙计全疏。
曲江此日潜行处,
怕遇春来下泽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经历了七次科举失败后,骑着一头蹇驴来到金门,心中对杏园的消息充满疑惑。虽然甘愿像东郭先生那样追随商隐,但却不相信南华的道理只是偏僻的书籍。失意的事情多了,心情也变得淡漠。遇到时机时却技艺拙劣,计策也完全失误。今天我在曲江隐秘行走,生怕春天来临时遇到下泽的车队。
注释
- 金门:指古代科举考试的及第之门。
- 策蹇驴:骑着一头蹇驴,形容诗人因科举失利而心情沮丧。
- 杏园消息:指杏园的消息,可能是指仕途的消息。
- 东郭追商隐:东郭先生追随商隐,强调追求理想的决心。
- 南华:指《南华经》,道教经典,表示对理想的追求。
- 曲江:地名,常与士人游玩相关,象征闲适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时铭,清代诗人,生活在科举制度盛行的时代,诗风清新自然,常反映个人志向与社会现实的矛盾。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时铭经历多次科举失败后写成,反映了他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表达了失意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下第后作》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的诗,既有对失意的深刻反思,也有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诗人以“七度金门”的失败为引子,展现了他对科举的无奈与失落,金门象征着希望与成功,而蹇驴则象征着困境与无助。接续而来的杏园消息则反映了诗人对外界的关注与渴望,体现了他内心的纠结与不安。诗中提到的东郭追商隐,表明了诗人对理想的坚定追求,尽管身处逆境,他依然希望能够追随那些有才华的人。而对于南华的怀疑,映射出对世俗与理想之间的深刻思考:在失意中,诗人开始质疑那些理想的书本知识是否真的能带来帮助。
在情感层面,诗人通过“失意事多心转淡”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逢时技拙计全疏”则揭示了在关键时刻的无能为力,表现了对命运的无奈。最后一句“怕遇春来下泽车”,则将诗人的心境推向更深的孤独与彷徨,似乎在暗示着对未来的恐惧与不安,整体上流露出一种淡淡的伤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七度金门策蹇驴:七次科举未中,骑着一头蹇驴来到金门。
- 杏园消息竟何如:对杏园的消息感到困惑,不知前途如何。
- 甘从东郭追商隐:甘愿像东郭先生那样追随商隐,表现对理想的向往。
- 不信南华是僻书:不相信南华的道理是偏僻的书籍,表达对深奥道理的怀疑。
- 失意事多心转淡:经历失意后,心情变得淡漠。
- 逢时技拙计全疏:即使遇到机会,自己的技艺仍显得拙劣。
- 曲江此日潜行处:在曲江这天隐秘行走,象征内心的孤独。
- 怕遇春来下泽车:害怕春天来临时,遇到下泽车队,暗示对人群的回避。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失意事多心转淡”,构成鲜明的对比,增强情感的表达。
- 隐喻:蹇驴象征困境,金门象征希望,形象生动。
- 夸张:七度金门,强调了诗人追求理想的艰辛与无奈。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在多次科举失利后的失落与迷茫,同时对理想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士人心态的复杂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门:象征科举与成功。
- 蹇驴:困境与无助的象征。
- 杏园:理想与前途的象征。
- 东郭:追随理想与志向的象征。
- 南华:对哲学与道理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七度金门”中,金门象征什么? A. 失败
B. 成功
C. 理想
D. 现实 -
诗人对“南华”的态度是? A. 绝对信任
B. 怀疑
C. 无所谓
D. 完全否定 -
诗中的“蹇驴”象征什么? A. 喜悦
B. 成功
C. 困境
D. 追求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将进酒》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白 vs. 时铭:李白的豪放与时铭的沉郁形成鲜明对比,李白追求的是权力与名利,而时铭则是在失意中反思人生的意义。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 《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