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 效石孝友》
时间: 2025-01-26 06:24: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歌子 效石孝友
作者: 樊增祥 〔清代〕
钗朵翘金凤,裙花描石竹。
西湖船样一间屋。
睡起徘徊,双脸晕红玉。
对镜羞匀粉,簪花偏爱菊。
横炯眉黛石州绿。
修到红梅,拚折一生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丽女子的形象。她头戴金凤钗,裙子上绘有石竹花,居住在像西湖船一样的小屋里。她睡醒后缓缓走动,脸上泛着红晕,宛如美玉。对着镜子羞涩地匀粉,特别钟爱用菊花做发簪。她的眉毛如石州的绿黛般浓密,若能修到红梅,便愿意为此付出一生的幸福。
注释
- 钗朵:指的是头饰,用于固定发髻的金钗。
- 金凤:金色的凤凰,象征吉祥与美丽。
- 裙花:裙子上的花纹,这里指石竹花。
- 西湖船样:形容小屋的样子如同西湖上的船,别致而优雅。
- 晕红玉:形容脸色红润,像红色的美玉。
- 匀粉:均匀地涂抹化妆品。
- 簪花:将花插在头发上,表示打扮。
- 偏爱菊:特别喜欢菊花,菊花象征高洁与坚贞。
- 横炯眉黛:形容眉毛如石州的绿黛般浓密。
- 红梅:象征着美好的愿望与情感。
典故解析
- 西湖:为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诗中提到的“小屋”暗示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生活的向往。
- 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菊花常常被视为高洁的象征,特别是在重阳节时有饮菊花酒的习俗。
- 红梅:梅花常象征高洁的品格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樊增祥,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以清丽脱俗著称。其诗词常描绘女性的柔美与自然景色,深受文人雅士喜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通过描绘女性的美丽与生活,表达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美德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南歌子》通过对美丽女子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女性的柔情与对生活的热爱。开篇的“钗朵翘金凤,裙花描石竹”,以鲜明的色彩与形象让读者感受到女子的优雅与华丽。接着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她的生活环境和内心情感,尤其是“睡起徘徊,双脸晕红玉”的描写,生动展现了女子刚睡醒时的羞涩与迷人,令人心生怜惜。
在对镜子前的自我打扮中,诗人传达了一种对美的追求与对生活的热爱。最后一句“修到红梅,拚折一生福”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对女性内心情感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女性的美丽与生活的情趣,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钗朵翘金凤:通过金凤钗的华贵展现女子的优雅。
- 裙花描石竹:细致描绘裙子的花纹,反映出女子的时尚与审美。
- 西湖船样一间屋:将居住环境与西湖的美景结合,增添了诗的意境。
- 睡起徘徊,双脸晕红玉:描绘女子刚醒时的娇羞与美丽,情感细腻。
- 对镜羞匀粉:表现女子在打扮时的羞涩,增添了生活气息。
- 簪花偏爱菊:表达了女子的个性与品味。
- 横炯眉黛石州绿:形容眉毛的美丽,增强了女子的魅力。
- 修到红梅,拚折一生福:体现了对爱情与幸福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睡起徘徊,双脸晕红玉”将女子的容貌与红玉相提并论,增加了形象的美感。
- 对仗:全诗的结构对称,音韵优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叠词:如“徘徊”,增强了女子的柔美与娇羞的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爱情与幸福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女性的柔美与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诗人对传统美德的尊重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凤:代表美丽与吉祥。
- 石竹:象征清雅与高洁。
- 西湖:表达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 红梅:寓意爱情的美好与坚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裙花描石竹”中的“石竹”指的是哪种花? a) 玫瑰
b) 菊花
c) 石竹花
d) 荷花 -
填空题:
诗中“对镜羞匀粉”中的“匀”是什么意思?
答:__。 -
判断题:
该诗表现了诗人对女性的贬低与不屑。
(对/错)
答案:
- c) 石竹花
- 均匀地涂抹化妆品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
诗词对比: 樊增祥的《南歌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女性的柔美与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但樊增祥的作品更侧重于外在美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深刻表达了内心的情感波动。两者在风格与情感上各有千秋,值得细细品味。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百年:清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