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邳州道上次梦白韵》

时间: 2025-01-11 05:10:06

重此宵征圯上过,惟余诗思蹇驴驮。

英雄幻迹陈编在,佳节浮生客馆多。

霜重月明行不得,怀人忆事夜如何。

江南路尽寒犹冽,缓缓春光懒渡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重此宵征圯上过,惟余诗思蹇驴驮。
英雄幻迹陈编在,佳节浮生客馆多。
霜重月明行不得,怀人忆事夜如何。
江南路尽寒犹冽,缓缓春光懒渡河。

白话文翻译

在这重阳之夜,我又一次经过这条道路,唯有诗思如蹇驴般无力地背负着。那些英雄的幻影仍在历史的记载中,佳节的浮生中,客馆里人来人往。霜重月明之夜,行走在外的我却无法前行,思念的人和往事在此夜该如何度过呢?江南的路途已尽,寒气仍然刺骨,春光缓缓而来,却似乎懒得渡过这条河流。

注释

  • 重此宵:重指再次,这一夜。
  • 征圯:征途上的地方,圯是指路旁的石头。
  • 蹇驴:形容诗思的无力,蹇驴即是行走缓慢的驴子。
  • 英雄幻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踪迹,虽已成幻影。
  • 佳节浮生:佳节时光的短暂和浮躁。
  • 霜重月明:寒霜覆盖,月光明亮的夜晚。
  • 江南路尽寒犹冽:江南的路已经走完,寒气依旧刺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查林,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体现出对社会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他的诗歌多采用传统的韵律与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与对历史的反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上元佳节,表达了作者在节日中对过往英雄的怀念及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在寒冷的季节中对温暖春光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怀旧情感,诗人在重阳之夜独自一人走在路上,内心的孤独与诗思的无力交织在一起。“重此宵征圯上过”,可以看作是对过往经历的回顾,征途上的孤独感油然而生。接下来的几句则描绘了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诗人不仅感叹英雄的幻影在历史中陈列,更对当下佳节之夜的喧闹感到一丝讽刺与无奈。

“霜重月明行不得”,在这句中,霜的寒冷和明亮的月光形成强烈的对比,月光本是温暖的象征,但在寒霜之下,却让人行走困难,暗示了人生的艰难与无情。至于“怀人忆事夜如何”,更是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思念往昔的情感如潮水般涌来,让人难以释怀。

最后两句则将诗意引向了一种淡淡的悲凉,尽管春光慢慢来临,但寒冷的现实却令人无力承受。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对现实的思索,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重此宵征圯上过:在这重阳之夜,我再次经过这条道路。
  2. 惟余诗思蹇驴驮:唯有诗思如蹇驴般无力。
  3. 英雄幻迹陈编在:英雄们的事迹仍在历史的记载中。
  4. 佳节浮生客馆多:佳节时光中,客馆里人来人往。
  5. 霜重月明行不得:在霜重月明的夜晚,行走却无法前行。
  6. 怀人忆事夜如何:思念的人与往事,这一夜该如何度过呢?
  7. 江南路尽寒犹冽:江南路途已尽,寒气依旧刺骨。
  8. 缓缓春光懒渡河:春光缓缓而来,却似乎懒得渡过这条河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诗思比作蹇驴,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无奈。
  • 对仗:如“霜重月明”与“江南路尽寒犹冽”,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反衬:通过春光与寒霜的对比,突出诗人的内心感受。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怀旧与思念为主题,展现了人在节日中对过往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待。在幽静的夜晚,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将内心的孤独与思念表现得淋漓尽致。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寒冷、孤独的情感。
  • 月明:象征光明与希望,但在此处却与寒霜形成对比。
  • 春光:代表温暖与生机,暗示对未来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蹇驴”比喻的是? a. 英雄
    b. 诗思
    c. 月光
    d. 春光

  2. 诗中提到的“佳节”指的是哪个节日? a. 中秋
    b. 端午
    c. 重阳
    d. 春节

  3. 诗人怀念的主要内容是? a. 自然风光
    b. 英雄事迹与往事
    c. 诗歌创作
    d. 个人经历

答案: 1-b, 2-c,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查林的这首诗在情感上更显孤独与内省,而李白则在月下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两者都运用了自然意象,但情感基调截然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查林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