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山中寒食
作者: 林逋 〔宋代〕
原文展示:
方塘波绿杜蘅青,
布谷提壶已足听。
有客新尝寒具罢,
据梧慵复散幽经。
白话文翻译:
在碧绿的方塘边,杜鹃花盛开,
布谷鸟在一旁鸣叫,仿佛是在提壶。
有客人刚刚品尝完寒食,
靠在梧桐树下,懒散地翻阅幽静的经文。
注释:
- 方塘: 四方形的池塘。
- 杜蘅: 指杜鹃花,象征春天的到来。
- 布谷: 布谷鸟,春天的象征,常与农事相关。
- 寒具: 指寒食节的食物,通常指冷食。
- 据梧: 靠在梧桐树下。
- 幽经: 安静的经文,可能指佛教经典或道教经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逋(967-1028),字季常,号清风居士,晚号孤山居士,浙江杭州人,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写山水田园诗,作品清新脱俗,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寒食节期间,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生活的清淡态度,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相聚的珍视。
诗歌鉴赏:
《山中寒食》是一首描绘春日山中宁静氛围的诗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闲适和对生活的深思。在方塘波绿的描写中,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杜蘅青的意象则为诗增添了一层柔和的色彩,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氛围。布谷鸟的鸣叫仿佛在为这宁静的景致添加了一份生命的气息,暗示着春天的到来与农事的开始。
随着诗情的展开,有客新尝寒具的描写则显示了诗人与友人间的亲密关系,寒食节的传统习俗也在此得到了体现。最后一句“据梧慵复散幽经”则是诗的高潮,诗人靠在梧桐树下,懒散地翻阅经文,既体现了对知识的追求,也表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隐含着对世俗的淡泊与超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恰当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宁静,展现了一种理想的隐士生活,给人以深思的余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方塘波绿杜蘅青: 描写春日池塘的清澈与周围植物的生机勃勃,营造出清新自然的环境。
- 布谷提壶已足听: 布谷鸟的鸣叫声宛如提壶的声音,暗示生活的闲适与自然的和谐。
- 有客新尝寒具罢: 朋友刚吃完寒食,描绘了人际交往与节日氛围。
- 据梧慵复散幽经: 靠在梧桐树下,懒散地阅读,表现了悠闲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 布谷鸟的鸣叫比作提壶声,传达出生活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 对仗: 诗句结构工整,形成对称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友人相聚的愉悦,体现了对生活的淡泊与超然。
意象分析:
- 方塘: 象征宁静与和谐。
- 杜蘅: 春天的象征,表现生命的力量。
- 布谷: 代表农事与自然的声音。
- 寒具: 传统节日的文化象征。
- 梧桐: 象征安静与隐逸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寒具”指的是什么? A. 热食
B. 冷食
C. 茶具
D. 酒具 -
“布谷提壶已足听”中的“提壶”比喻什么? A. 喝酒
B. 准备食物
C. 自然声音
D. 友人聚会 -
本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官场生活
B. 繁华都市
C. 隐逸生活
D. 旅行冒险
答案: 1.B 2.C 3.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山中寒食》和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对自然的深情,但《山中寒食》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静夜思》则更多地体现了个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林逋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