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湖泛舟》

时间: 2025-01-11 10:04:01

湖影茫茫漾晚秋,烟波无际碧云流。

帆从水面亭边落,人在天心镜里游。

千里襟怀谁共远,满城风景此全收。

官閒更有登山约,遥指峰岚最上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明湖泛舟
作者: 德保 〔清代〕

湖影茫茫漾晚秋,
烟波无际碧云流。
帆从水面亭边落,
人在天心镜里游。
千里襟怀谁共远,
满城风景此全收。
官闲更有登山约,
遥指峰岚最上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晚秋时节,湖面上的波光粼粼,烟雾缭绕,天空中飘动着碧蓝的云朵。船帆在亭边缓缓降落,船上的人仿佛在这天心的镜子中游弋。千里之外的壮阔胸怀,谁能与我共享?满城的美景尽收眼底。闲暇时更有登山的约定,遥指那最顶峰的山岚。


注释:

字词注释:

  • 茫茫:形容景色辽阔,迷蒙不清。
  • 烟波:水面上弥漫的烟雾和波光。
  • 亭边:指湖边的亭子。
  • 天心镜:比喻湖面如镜,天光云影倒映其中。
  • 襟怀:指胸怀、志向。
  • 峰岚:指山峰云雾缭绕的景象。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千里襟怀”,可以引申为古人对壮阔胸怀的追求,常见于古代文人诗词中,表达了对理想和远方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德保,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诗人游历名胜之际,通过描绘湖上泛舟的情景,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明湖泛舟》是一首描写湖上秋景与游兴的诗作,诗人以清新的笔触勾勒出自然的美丽,同时寄托了深远的思考。首联“湖影茫茫漾晚秋”中,诗人通过“茫茫”一词,形象地传达出秋天湖面宽广而朦胧的感觉,瞬间拉开了整首诗的画面。接下来的“烟波无际碧云流”,则展现了湖面与天际的交融,形成了一幅自然与人相互辉映的和谐画卷。

第四句“人在天心镜里游”,将人置于镜中,强调出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体现出一种超然的心境。接下来的“千里襟怀谁共远”则引入了哲思,作者在享受美景的同时,感受到孤独,渴望与志同道合者分享这份壮阔的情怀。“满城风景此全收”更是点明了视野的开阔和心灵的充实。

最后两句“官闲更有登山约,遥指峰岚最上头”不仅承接了前文的意境,也预示着对未来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以恬淡的笔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构成了一幅秋日湖上泛舟的优美画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湖影茫茫漾晚秋:描绘湖面在秋季的朦胧景象。
  2. 烟波无际碧云流:描绘湖面与天空的融合,展现出无边无际的美。
  3. 帆从水面亭边落:描写船帆降落在湖边的情景,增添了一份静谧。
  4. 人在天心镜里游: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融,仿佛置身于镜中。
  5. 千里襟怀谁共远:引发思考,感叹孤独和对志同道合者的渴求。
  6. 满城风景此全收:强调视野的开阔,心灵的充实。
  7. 官闲更有登山约:交代闲暇时的约定,增添了一层生活的情趣。
  8. 遥指峰岚最上头:展现了对高峰的向往,象征着追求理想。

修辞手法:

  • 比喻:“天心镜”比喻湖面如镜。
  • 拟人:“人在天心镜里游”,赋予人以活动的自由。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称的结构,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之美,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理想的追求,表现出一种恬淡、闲适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宁静,内心的平和。
  • :象征自由,追求理想的勇气。
  • :象征变幻,人生的无常。
  • :象征理想的追求,向上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湖影茫茫”主要指什么?
    A. 湖面宽广而清晰
    B. 湖面模糊而迷离
    C. 湖面波动较大
    D. 湖面平静无波

  2. “人在天心镜里游”中的“天心镜”比喻什么?
    A. 天空
    B. 湖面
    C. 心灵
    D. 风景

  3. 诗中提到的“千里襟怀谁共远”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孤独感
    B. 开心
    C. 愤怒
    D. 无聊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色,但更着重于静谧的山居生活,而德保的《明湖泛舟》则侧重于湖面泛舟的动态与广阔的胸怀,展示了不同的生活情境和人生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