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上答王履吉》
时间: 2025-01-27 04:11:1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席上答王履吉
我观古昔之英雄,慷慨然诺杯酒中。
义重生轻死知己,所以与人成大功。
我观今日之才彦,交不以心惟以面。
面前斟酒酒未寒,面未变时心已变。
区区已作老村庄,英雄才彦不敢当。
但恨今人不如古,高歌伐木矢沧浪。
感君称我为奇士,又言天下无相似。
庸庸碌碌我何奇,有酒与君斟酌之。
白话文翻译:
我观察古代的英雄,他们在酒杯中慷慨许诺,
重视义气,轻视生命,知己之间因此能成就伟业。
我又看当今的才子们,只用表面交往而不以真心。
酒在面前斟满,酒尚未寒,面容未变而心已变。
我如今已是个老村庄,英雄和才子们无从比拟。
但我恨今人不如古代,仍高歌着伐木的歌声,向沧浪致敬。
我感激您称我为奇士,却又说天下无与伦比。
我庸庸碌碌又何奇,有酒在这里与您共斟酌。
注释:
- 慷慨:指心胸宽广,豪爽。
- 生轻死重:意指生命轻于义气,与知己的关系更为重要。
- 斟酒:指倒酒。
- 区区:意指自己渺小。
- 高歌伐木:指古人豪情壮志,表达对理想的追求。
- 奇士:指有才华的人。
典故解析:
- 英雄:古代指那些具有非凡才能和壮志的人。
- 沧浪:指水流浩荡,象征理想与志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寅(1470年-1523年),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诗人、画家。以才情见长,作品风格豪放、清新,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寅与友人王履吉欢聚一席之时,表达了他对古代英雄与当代才子的对比思考,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感慨与无奈。
诗歌鉴赏:
《席上答王履吉》是一首将古今英雄与才子进行对比的诗作,诗人在酒席间抒发情感,通过对古代英雄豪情壮志的赞美,与对当代人交往表面的失望作出强烈对比。开篇部分,唐寅对古代豪杰的赞美,强调了重情义的精神。接着,诗人转向对当代才子的批评,指出他们交往的表面化,表现出对真情的渴望。
诗中“酒未寒,面未变时心已变”的句子,生动地描绘了人心的变化,揭示了交往中的虚伪与冷漠。最后,虽然唐寅自谦为“庸庸碌碌”,但他仍然珍视与友人共饮的时光,体现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既有对古代英雄的崇敬,也有对现代人际关系的深刻反思,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观古昔之英雄:我观察古代的英雄们。
- 慷慨然诺杯酒中:他们在酒杯中慷慨地许下诺言。
- 义重生轻死知己:他们重视义气,轻视生死,知己之间因此可以成就伟业。
- 我观今日之才彦:我又观察当今的才子们。
- 交不以心惟以面:他们交往不以真心,而是表面的关系。
- 面前斟酒酒未寒:酒在面前斟满,尚未变冷。
- 面未变时心已变:面前的表情还未改变,心里却已经变了。
- 区区已作老村庄:我如今已是个渺小的老村庄。
- 英雄才彦不敢当:英雄和才子们无从与我相比。
- 但恨今人不如古:但我痛恨当今的人不如古代。
- 高歌伐木矢沧浪:我仍高歌着伐木的歌声,向沧浪致敬。
- 感君称我为奇士:我感激您称我为奇士。
- 又言天下无相似:又说天下没有与我相似的人。
- 庸庸碌碌我何奇:我庸庸碌碌,又何奇呢?
- 有酒与君斟酌之:有酒与您共斟酌。
修辞手法:
- 对比:古今英雄与才子的对比突出主题。
- 比喻:将人际关系比作酒的寒热,生动形象。
- 排比:多处使用排比句,增强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古代英雄精神的向往及对当代人际冷漠的失望,体现了对真情的渴望与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奈与自嘲。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英雄:象征理想与抱负。
- 酒:象征友情和人际交往。
- 面与心:反映人际关系的表面与内心的差异。
- 村庄:象征着平淡与渺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古昔之英雄”是指什么?
- A. 当代的成功人士
- B. 过去的英雄人物
- C. 诗人的朋友
-
诗中“酒未寒,面未变时心已变”表达了什么?
- A. 酒的温度
- B. 人心的变化
- C. 友情的深厚
-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赞美古代英雄
- B. 批评现代人的人际关系
- C. 对酒的热爱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将进酒》 - 李白
- 《月下独酌》 - 李白
诗词对比:
- 《将进酒》与《席上答王履吉》均表达了对酒的热爱,但前者更强调豪情与壮志,后者则侧重于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古诗词鉴赏》
- 《明代诗人研究》
- 《唐寅与他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