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下寄友人叶褧之》
时间: 2025-01-22 08:26:3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都下寄友人叶褧之
作者: 方惟深 〔宋代〕
朝车皆有从,暮辙各有投。
茫茫声利区,贱客难独留。
岂无平生交,音容杳南州。
幽怀欲有诉,寤寐不可求。
追我夙昔欢,负子今日游。
勉矣尚有适,所困非所羞。
白话文翻译:
早晨的车队都有随行的朋友,傍晚的车辙各自归向不同的地方。
在这茫茫的名利场中,像我这样的贱客很难独自停留。
难道没有知心朋友吗?只是音容渐渐消失在南方的州郡。
我心中的幽怀想要诉说,却在清醒和梦境中都无法寻求。
追忆我过去的欢乐,却负担着如今的游荡。
虽然如此,仍有一些适合的归宿,所困扰的并非羞耻的事情。
注释:
- 朝车:早晨出发的车队,象征出行与交游。
- 暮辙:傍晚的车辙,暗指归途,表现聚散无常。
- 声利区:指追求名利的地方。
- 贱客:自谦之词,指地位平凡的人。
- 幽怀:内心的隐秘情感。
- 寤寐:清醒与梦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惟深,字子深,号惟深,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擅长诗歌创作,他的诗风格清新而感伤,常表露对友人的思念与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身处喧嚣的都城,面对繁忙的生活与人际关系的疏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内心的孤独感。社会上追名逐利的人群让他感到迷茫,难以找到真正的知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早晨和傍晚的车队,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化与人生的无常。开头两句以“朝车”和“暮辙”对比,展现出生活的不同阶段,早晨的欢聚与傍晚的离散。接着,诗人以“茫茫声利区”指出现实社会的复杂和冷漠,使得像他这样的人感到难以立足。随后,诗人用“岂无平生交”表达了对友谊的渴望,然而“音容杳南州”的描写则增添了几分哀伤,朋友的音容已在时光中远去。最后几句,诗人在感叹与追忆中,显示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承受,尽管有困扰,但也并非羞耻,反映了他对人生的理解与接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朝车皆有从:早晨的出行,总有相随的朋友,描绘了友情的温暖。
- 暮辙各有投:傍晚的人各自回家,暗示朋友间的离散与人生的孤独。
- 茫茫声利区:在追求名利的世界中,显得无所适从。
- 贱客难独留:自谦之言,表明自身的卑微与孤立。
- 岂无平生交:并非没有知心朋友,只是渐行渐远。
- 音容杳南州:友人的音容已在遥远的南方,表现出失落感。
- 幽怀欲有诉:内心的情感渴望表达,却无处诉说。
- 寤寐不可求:在清醒与梦中都无法寻求安慰。
- 追我夙昔欢:追忆过去的欢乐时光,感到失落。
- 负子今日游:如今却只能带着这种负担游荡。
- 勉矣尚有适:尽管如此,仍能找到适合的归宿。
- 所困非所羞:所面临的困扰并不是羞耻的事情。
修辞手法:
- 对比:将“朝车”和“暮辙”进行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张力。
- 自谦:用“贱客”自称,突显诗人的谦逊与对自身处境的认识。
- 意象:通过“音容杳南州”营造出对友人深切的怀念和时光流逝的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现出一种对友情的渴望与对现实的反思,传达出一种淡淡的伤感和哲思。
意象分析:
- 朝车、暮辙:象征人际关系的聚散与人生的无常。
- 声利区:反映社会的功利与冷漠。
- 幽怀:内心深处的情感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方惟深
- C. 杜甫
-
诗中提到的“岂无平生交”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友情的怀念
- B. 对名利的追求
- C. 对生活的满足
-
“朝车皆有从,暮辙各有投”说明了什么?
- A. 朋友之间的亲密
- B. 生活的无常
- C. 人生的快乐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by 李白:表达对友人的离别之情。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回忆往昔与友人共游的快乐。
诗词对比:
- 方惟深与李白的友谊主题诗作对比:
- 方惟深侧重于对友情的思念与现实的无奈,李白则更多描绘了对友人豪情壮志的赞美与怀念,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人生观。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传》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