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

时间: 2025-01-10 17:50:44

愁脉脉。

抱影独眠荒驿。

阶下寒蛩啼不歇。

秋声高一尺。

凉浸罗衾疑湿。

露气隔帘吹入。

单枕中宵频转侧。

梦云无处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谒金门》
作者:杨芳灿 〔清代〕

愁脉脉。抱影独眠荒驿。
阶下寒蛩啼不歇。秋声高一尺。
凉浸罗衾疑湿。露气隔帘吹入。
单枕中宵频转侧。梦云无处觅。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秋夜思念之情的孤独感。诗人夜晚独自一人,心中愁苦,无法入眠。身处荒凉的驿站,孤影相伴,耳边传来寒蝉的鸣叫,似乎在诉说着秋天的凄凉。夜风透过窗帘,带着露水的凉意,令人倍感寒气。诗人翻来覆去,难以入眠,梦中的云彩也无处寻觅,心中满是失落和无奈。

注释

  • 脉脉:形容目光或情感深沉而又无法言表。
  • 抱影:意指孤独地与自己的影子为伴。
  • 荒驿:指偏僻的驿站,形容环境的冷清。
  • 寒蛩:寒蝉,秋天的象征,表达环境的寂静和凄凉。
  • 罗衾:轻薄的被子,暗示夜晚的寒冷。
  • 露气:露水的气息,增添了夜晚的湿冷。
  • 单枕:只有一个枕头,表示孤单。

典故解析

此诗虽无直接引用典故,但“秋声”、“寒蛩”均为与秋天相关的意象,古人常用秋天的景象表达思乡、离愁等情感。诗中提到的夜晚孤寂的情景与古代文人对秋夜的常见描绘相呼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芳灿,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清丽婉约见长,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其诗歌常反映社会生活和个人经历。

创作背景

《谒金门》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迁之际。诗人可能因身处异地,内心愁苦,想借秋夜的背景,抒发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谒金门》通过对秋夜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愁苦。诗的开头“愁脉脉”便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愁绪缠绕,无处宣泄。接着描绘了作者在荒凉驿站的孤独情境,夜间的寒蝉鸣叫打破了夜的宁静,似乎在诉说着作者心中的哀愁。通过“秋声高一尺”,“凉浸罗衾疑湿”的描写,诗人将秋天的寒冷与孤独感传达得淋漓尽致。

整首诗以细腻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愁苦的空间,露水的清凉以及寒夜的孤寂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情感。在这样的环境中,作者显得无比渺小,梦境也无法平息内心的焦虑与忧伤。最后一句“梦云无处觅”更是将孤独感推向了高潮,似乎连梦境的慰藉都无从寻觅,令人感到深切的惆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愁脉脉:直接表达诗人的忧愁情感。
  2. 抱影独眠荒驿:描述孤独无依的状态,强调夜晚的寂寥。
  3. 阶下寒蛩啼不歇:寒蝉的叫声象征秋天的凄凉,增添了氛围。
  4. 秋声高一尺:将秋声与高度相结合,强调了秋夜的沉重感。
  5. 凉浸罗衾疑湿:形容被子的凉意,暗示夜晚的寒冷。
  6. 露气隔帘吹入:露水的清凉通过窗帘吹入,增添了凉意。
  7. 单枕中宵频转侧:表现夜晚难以入眠、辗转反侧的情景。
  8. 梦云无处觅:梦中的美好无法寻觅,表达了深深的失落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愁脉脉”,将愁苦与脉脉相连,形象生动。
  • 拟人:寒蛩的叫声被赋予了情感,使得环境更具情绪。
  • 对仗:如“单枕中宵频转侧”,结构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人在秋夜中的孤独与思念,展现了诗人对故乡与往昔的怀念,同时也引发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真挚,传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探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秋声:象征着季节的变迁和生命的无常,带有一种无奈与惆怅。
  2. 寒蛩:寒蝉,代表秋天的寂寥与孤独。
  3. 罗衾:轻薄的被子,象征着夜的冷清与诗人的孤独。
  4. 露气:露水的凉意,增添了环境的凄凉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的“寒蛩”指的是什么? A. 蛙
    B. 蝉
    C. 鸟
    D. 虫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凉浸罗衾疑湿”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的

  3. 判断题: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环境来表达内心的愁苦。 (对/错)

答案

  1. B. 蝉
  2. 寒冷,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中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思乡之情,而《谒金门》则通过秋夜的环境和孤独感来传达对故乡的思念。两者在情感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表现手法和意象的使用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