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云水》
时间: 2025-01-22 09:09: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三台云水
作者: 钱之江
苍然万壑去崚嶒,
瞻彼泰阶平可登。
天欲英灵专蓊郁,
风吹残日下觚棱。
崇祠俎豆其无替,
长夜生民实式凭。
去路不堪闻楚些,
叶声如雨已难胜。
白话文翻译:
在苍翠的山谷中,险峻的山峰向远处延伸,
我仰望那平坦的台阶,似乎可以轻松登上。
天空中英灵的气息浓厚,生机勃勃,
而风吹落了夕阳,映照着高耸的棱角。
崇高的祠堂与祭品依旧不变,
漫漫长夜,百姓们确实依赖于此。
回头望去,听不见楚地的歌声,
树叶的声响如雨,已然难以承受。
注释:
- 苍然:形容青翠的样子。
- 万壑:指众多山谷。
- 崚嶒:形容山势险峻。
- 瞻彼:向那里望去。
- 泰阶:平坦的台阶。
- 英灵:指有德行的英俊之士。
- 蓊郁:形容葱郁繁盛。
- 觚棱:指建筑物的边角。
- 俎豆:古代祭祀用的器具。
- 生民:百姓。
- 楚些:指楚地的音乐或歌声。
典故解析:
“俎豆”出自《礼记》,常用来指代祭祀之物,表达对先人的追念和尊重。诗中提及的“英灵”,则可理解为对历史人物或先贤的崇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钱之江,现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人文情怀和自然之美。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与对历史的反思交织之时,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对当下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三台云水》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出一幅宏伟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深沉思考。首句“苍然万壑去崚嶒”以壮阔的山河入诗,营造出一种雄伟的自然景观,既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又暗含着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诗人通过“瞻彼泰阶平可登”的描写,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似乎在指引读者追求一种精神上的升华。
接下来的“天欲英灵专蓊郁”则让人感受到一种生机勃勃的力量,仿佛在提醒我们要珍视那些历史传承的精神财富。“风吹残日下觚棱”一句,描绘了夕阳西下的景象,增添了一丝忧伤,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无常,令人反思。
后四句则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对时代变迁的无奈,“崇祠俎豆其无替”强调了祭祀文化的延续,而“长夜生民实式凭”则表明了百姓对传统信仰的依赖与期待。最后“去路不堪闻楚些,叶声如雨已难胜”,则通过对楚地歌曲的提及,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与难以承受的情感,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意境。
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观的同时,反映了诗人对历史、文化与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种苍茫而又深情的诗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苍然万壑去崚嶒:描绘山谷的苍翠与险峻,营造出一种宏伟的自然画面。
- 瞻彼泰阶平可登:表达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暗示追求高远之志。
- 天欲英灵专蓊郁:描绘了充满生机的氛围,传达出对历史英雄的崇敬。
- 风吹残日下觚棱:夕阳的意象带来一种时间流逝的感伤。
- 崇祠俎豆其无替:强调对传统文化与祭祀仪式的尊重。
- 长夜生民实式凭:表明百姓对传统信仰的依赖。
- 去路不堪闻楚些:反映对故乡歌声的思念。
- 叶声如雨已难胜:通过自然声音的比喻表现情绪的沉重。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叶声如雨”,将声音与雨水相提并论,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呈现出对仗工整的特点,增强了音乐感。
- 意象:运用自然意象(如山、水、风、叶)与人文意象(如祭祀、英灵)交织,丰富了诗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传达了对历史的尊重与对生命的思考,展现出一种苍茫而深情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水:象征自然的变幻与生命的流动。
- 山谷:代表着广阔的天地与胸怀。
- 夕阳: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英灵:历史的记忆与文化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苍然万壑”主要描绘的是: A. 自然的壮丽
B. 人生的无常
C. 英雄的气概 -
“去路不堪闻楚些”中“楚些”指的是: A. 楚国的音乐
B. 楚国的历史
C. 楚地的风景 -
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是: A. 绝望
B. 思念与敬意
C. 快乐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展现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
- 《静夜思》:李白,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情感。
诗词对比:
- 《早发白帝城》:李白与《三台云水》同样描绘自然景色,李白的诗更强调动态和瞬间的美,而钱之江则有更深层的历史与文化思考。
参考资料:
- 《全唐诗》:关于唐诗的经典集成。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提供了关于古典诗词的详细解读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