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川赋梅花》

时间: 2025-04-27 07:35:39

梅花端月繁,梅蕊终冬破。

正色俨当窗,低枝斜应座。

分将霜雪侵,不受脂粉涴。

莫遣朔风吹,飘零成玉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师川赋梅花
作者:洪朋 〔宋代〕
梅花端月繁,梅蕊终冬破。
正色俨当窗,低枝斜应座。
分将霜雪侵,不受脂粉涴。
莫遣朔风吹,飘零成玉唾。


白话文翻译

梅花在初春的夜晚绽放得如此繁茂,梅花的花蕊在寒冬时节悄然绽放。
在窗前,梅花的色泽端正而肃穆,低垂的枝条似乎与座位相应。
即使遭受霜雪的侵袭,它们依然不染上脂粉的污垢。
不要让北风吹来,将它们的花瓣吹落成泪珠般的琼玉。


注释

  • 端月:初春的月份,指的是梅花盛开的时节。
  • 梅蕊:指梅花的花蕊。
  • :端正、威严的样子。
  • 低枝:指梅树的低垂的枝条。
  • 霜雪:指冬季的寒霜和雪。
  • 脂粉:指化妆品,这里用来比喻污垢。
  • 朔风:北风,冬天的寒风。
  • 玉唾:比喻梅花的花瓣如同珍珠般美丽,轻轻飘落。

典故解析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和高洁。古代文人常以梅花自喻,表达不屈的精神和洁白的品格。诗中提到的“霜雪侵”暗指梅花在艰难环境中依然绽放,体现了梅花的坚韧特性。此外,梅花与冬雪的相互映衬,常常被用来表达孤高自赏的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朋,宋代诗人,作品以清丽、雅致著称。其诗歌多描写自然景物,展现了他对于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梅花盛开的时节,正值冬春交替之际。诗人通过描写梅花的生长,表达了对坚韧品质的赞美,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高洁品德的追求。


诗歌鉴赏

《师川赋梅花》是一首充满韵味的诗作,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梅花在寒冬中的生机与美丽。全诗以梅花为主线,构建了一个清冷而又温暖的意象空间。诗的开头便描绘了梅花在初春月夜的繁茂景象,展现出梅花的生机与活力。接着,诗人通过“正色俨当窗,低枝斜应座”将梅花的端庄与低调结合,呈现出一种含蓄之美。

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对梅花经历霜雪考验的描写,表达了梅花不受污垢侵染的高洁品格。诗人强调梅花在风雪中坚韧不拔的精神,暗示人们在面对困境时应保持内心的纯洁与坚定。最后一句“莫遣朔风吹,飘零成玉唾”则用生动的比喻,强调了梅花脆弱而又美丽的特性,令人心生怜惜与敬仰。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梅花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美好品德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对坚韧、高洁精神的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梅花端月繁:梅花在初春的夜晚盛开得繁茂,展现出生命的活力。
  2. 梅蕊终冬破:梅花的花蕊在严寒的冬季中悄然绽放,象征着坚韧不拔。
  3. 正色俨当窗:梅花的色泽端庄、清雅,映照在窗前,营造出一种高洁的氛围。
  4. 低枝斜应座:梅花的枝条低垂,似乎与主人坐下的姿态相应,体现一种自然的和谐美。
  5. 分将霜雪侵:即使遭受霜雪的侵袭,梅花依然坚强。
  6. 不受脂粉涴:梅花不沾染世俗的污垢,保持纯洁的本色。
  7. 莫遣朔风吹:劝诫不要让寒风吹来,影响梅花的生长。
  8. 飘零成玉唾:梅花的花瓣如同珍珠般轻盈,随风飘落,令人心生怜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的花瓣比作玉唾,形象生动。
  • 拟人:低枝似乎与座位相应,赋予梅花以人的情感。
  • 对仗:诗句工整,形成和谐的音韵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坚韧、高洁品质的赞美,反映了人们在困境中应保持内心纯洁的情感和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高洁的品德。
  • 霜雪:代表困境与挑战。
  • 脂粉:象征世俗的污垢与繁华。

文化内涵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常常被视为坚韧与高洁的象征,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梅花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美丽
    B. 坚韧与高洁
    C. 富贵

  2. “飘零成玉唾”中“玉唾”比喻的是什么? A. 雪花
    B. 梅花瓣
    C. 珍珠

  3. 诗中的“霜雪”主要指代什么? A. 春天的温暖
    B. 人生的挑战
    C. 梅花的美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冬梅》:描述梅花在寒冷冬季仍然盛开的诗作。
  • 《梅花落》:描写梅花落下的景象,寓意人生的无常。

诗词对比

《梅花》— 王安石
此诗描写梅花与雪的关系,强调梅花的独特美。两首诗都表达了梅花的坚韧,但洪朋的诗更侧重于梅花的高洁与不屈精神,而王安石则更注重梅花与自然环境的互动。


参考资料

  • 《宋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梅花诗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