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如许头颅两鬓斑,
移文应亦汗尘颜。
一春花柳江边尽,
三面风涛郭外环。
借箸更休谈击贼,
读书何待乞还山。
旅窗岑寂终朝坐,
已是身居吏隐间。
白话文翻译:
这许多白发的头颅,鬓角已经斑白,
写下这篇文章也应该是满脸汗水和尘埃。
春天的一切花柳在江边都已凋零,
三面都是风涛,环绕在城郭之外。
借用筷子时不再谈论打贼的事,
读书又何必去乞求归隐山林。
在旅馆的窗前,终日寂静地坐着,
我已然身处官场的隐士之中。
注释:
- 如许:如此、这样,指代前文或某种状态。
- 头颅:头部,常用于古诗中形容人。
- 鬓斑:鬓角的白发,象征年老。
- 移文:写文章,表明创作。
- 汗尘颜:汗水和尘埃沾染的脸,形容辛劳。
- 花柳江边:花和柳树,春天的意象,江边则指自然风光。
- 三面风涛:四周环绕的风浪,形象地描绘环境。
- 借箸:借用筷子,暗喻日常生活的琐事。
- 乞还山:请求返回山林,隐喻归隐的愿望。
- 旅窗岑寂:在旅馆的窗前,环境寂静。
- 吏隐间:身处官场的隐士,指隐居的状态。
典故解析:
本诗中并没有直接的典故,但通过对“借箸”和“乞还山”的描写,隐含了唐代隐士文化的背景,强调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褚维垲,清代诗人,字仲明,号石缘,生于明末,死于清初。他的诗作多表现对时局的思考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反映出他对政治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如许》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中通过对年岁、环境和个人处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通过“如许头颅两鬓斑”一句,直接引入了诗人的年纪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生动地刻画出一种无奈而又深沉的情感。接着,诗人通过描绘春天花柳的逝去,借以映衬自己的无奈,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借箸更休谈击贼”一句,展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淡然态度,似乎对那些世俗的纷争已不再关心,反而更愿意沉浸在书卷之中。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旅窗岑寂终朝坐”,表达了对独处和静心思考的渴望,暗示了他对官场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融合了哲理与自然,展现出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如许头颅两鬓斑:点明诗人年岁已高,白发斑斑。
- 移文应亦汗尘颜:写作的艰辛,汗水与尘土交织的面容,反映出他对社会的关注。
- 一春花柳江边尽:春天的美景已逝,暗示时光流逝。
- 三面风涛郭外环:环境的动荡,诗人内心的波动。
- 借箸更休谈击贼:借用筷子的日常,暗喻对纷争的厌倦。
- 读书何待乞还山:读书的乐趣与归隐的渴望交织。
- 旅窗岑寂终朝坐:独处的状态,反映内心的宁静。
- 已是身居吏隐间:隐士与官吏之间的矛盾,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
-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形式对称,增强了诗的艺术感。
- 意象:如“江边花柳”、“风涛”等意象,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
- 比喻:通过“汗尘颜”来形象化个人的辛劳与沧桑。
-
主题思想:诗歌表现了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白发(鬓斑):象征着经历和岁月的流逝,表明诗人的人生阶段。
- 花柳:象征自然的美好,反映出春天的短暂与无常。
- 风涛:象征外部环境的动荡,暗示社会的不安定。
- 书卷:象征知识和内心的追求,反映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如许头颅两鬓斑”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年轻时光的怀念
B. 诗人的年纪已高
C. 诗人的外貌特征
D. 诗人的头发颜色 -
“借箸更休谈击贼”中的“借箸”隐喻什么? A. 日常生活的琐事
B. 饮食习惯
C. 朋友间的交往
D. 战争的谈论 -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A. 对世事的关注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C. 对官场的热爱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更加侧重于自然的描绘和内心的宁静。
- 李白的《将进酒》则体现了豪放不羁的情怀,与褚维垲的沉静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与人生》
通过以上解析与学习,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如许》这首诗的深刻寓意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