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十五首》

时间: 2025-01-25 22:43:13

六月初一,烧空赤日。

十字街头,雪深一尺。

扫除不暇,回避不及。

冻得东村廖胡子,半夜著鞋水上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偈颂十五首》
作者: 释宝印

六月初一,烧空赤日。
十字街头,雪深一尺。
扫除不暇,回避不及。
冻得东村廖胡子,半夜著鞋水上立。


白话文翻译:

在六月的第一天,烈日炎炎,
十字街口的雪已经有一尺深。
连扫除的工夫都没有,根本来不及躲避。
冻得东村的廖胡子,半夜里站在水上,穿着鞋。


注释:

字词注释:

  • 六月初一: 指农历六月的第一天。
  • 烧空赤日: 形容天气炎热,阳光炽烈。
  • 十字街头: 指十字路口。
  • 雪深一尺: 描述积雪的厚度,表示天气异常。
  • 扫除不暇: 意思是连清扫的时间都没有。
  • 回避不及: 来不及躲避。
  • 冻得: 形容非常寒冷的情况。
  • 廖胡子: 一个特定的人名,表示这个人受到严寒的影响。
  • 著鞋水上立: 意思是穿着鞋子站在水面上,暗示非常冷的水。

典故解析:

  • 该诗并未涉及明显的典故,但通过对比极端的天气状况,传达了人们在自然面前的微小与无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宝印,宋代高僧,以诗文见长,常通过诗歌表达对人生、自然的思考。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与人们的生活困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气候异常的时期,作者通过极端天气的描写,反映了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展现了人们在恶劣环境中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极端的天气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对抗与无奈。开篇以“六月初一,烧空赤日”引入,表明天气的炎热与异常,随后转而描述“十字街头,雪深一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突显了气候的极端变化。诗中“扫除不暇,回避不及”传达了人们在这种天气中几乎无所作为的无力感,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情感基调。

“冻得东村廖胡子,半夜著鞋水上立”则通过具体的人物描写,生动刻画了在极端寒冷中人们的困境,廖胡子一方面象征着普通百姓,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整个社会在自然面前的脆弱。整首诗在极端天气的对比中,既有对自然的无奈叹息,也隐含了对生活境遇的深刻反思,体现出诗人的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六月初一,烧空赤日”:开头设定了时间与天气,暗示极端的炎热。
  • “十字街头,雪深一尺”:呈现出天气的反常,突显了环境的恶劣。
  • “扫除不暇,回避不及”:描绘人们在极端气候下的无能为力。
  • “冻得东村廖胡子,半夜著鞋水上立”:具体的人物刻画,表现了在寒冷中挣扎的无奈。

修辞手法:

  • 对比: 极端的炎热和寒冷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 暗示了自然的无情与人类的脆弱。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极端天气反映出人们在自然面前的无助与无奈,表现出对生存与环境的深刻思考,传达了诗人对于人类命运的关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赤日: 暴烈的阳光,象征着酷热与压迫。
  • : 代表寒冷、孤独和无情。
  • 东村廖胡子: 具体的人物,象征普通民众的困境与挣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天气状况是怎样的?

    • A) 炎热
    • B) 寒冷
    • C) 湿润
    • D) 干燥
  2. 填空题: 诗中提到“十字街头,雪深一尺”,这句话表达了__的天气。

  3. 判断题: 诗中的“廖胡子”是一个虚构的人物。 (对/错)

答案:

  1. A
  2. 严寒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可以将释宝印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庐山谣》进行对比,都是通过自然现象反映人类情感,但李白更强调自然的壮美,而释宝印则聚焦于人类的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