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银灯·江上秋高霜早》
时间: 2025-01-10 22:17: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剔银灯·江上秋高霜早
作者: 沈邈 〔宋代〕
江上秋高霜早。云静月华如扫。候雁初飞,啼螀正苦,又是黄花衰草。等闲临照。潘郎鬓星星易老。那堪更酒醒孤棹。望千里长安西笑。臂上妆痕,胸前泪粉,暗惹离愁多少。此情谁表。除非是重相见了。
白话文翻译
在江面上,秋天已经高高升起,霜降得早。天空清静,月光如同被扫过一般。候鸟刚刚开始飞翔,蝉鸣正苦,眼前又是黄花衰败、野草凋零。轻易地在这里停留,潘郎的鬓发星星般易老。那又岂能忍受在酒醒时独自划船?望着千里之外的长安,心中不由得微笑。手臂上的妆痕,胸前的泪粉,暗中惹起多少离愁。这份情感又有谁能表述呢?除非再次重逢。
注释
- 江上: 指在江边,暗示诗人的游历环境。
- 秋高霜早: 秋天的天空高远,霜降得早,表达了秋季的来临和寒意。
- 云静月华如扫: 天空宁静,月光明亮如同被扫过一般,描绘了宁静的夜晚。
- 候雁: 候鸟,特指大雁,象征着秋天的到来。
- 潘郎: 可能指的是某位年轻男子,象征着青春。
- 妆痕、泪粉: 妆容和泪水,暗示内心的愁苦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邈,宋代词人,生平不详,但其词多表现出对生活细腻的观察与感悟,风格婉约。
创作背景: 本词作于秋天,可能表达了诗人在秋天时节对青春流逝、离别思念的感慨,结合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
诗歌鉴赏
《剔银灯·江上秋高霜早》是沈邈在秋天时节写的一首词,词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深邃的思考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篇“江上秋高霜早”,为整首词设定了一个清冷的基调,诗人通过“云静月华如扫”勾勒出一幅宁静的夜景,暗示了内心的孤寂与思念。
接下来的“候雁初飞,啼螀正苦”则将季节的变迁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候鸟的飞翔象征着离别与变化,蝉鸣则传达出一种无奈的苦楚。随着自然景象的变化,诗人内心的情感也在不断加深,尤其是“潘郎鬓星星易老”,将青春的逝去与时光的无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后半部分,诗人面对长安的遥远,心中不禁生出微笑,但这微笑中却隐藏着深深的离愁。最后几句“此情谁表,除非是重相见了”,更是将内心的思念与期待表现得极为真切,表达了对重逢的渴望。这种情感的深邃与复杂,使得整首词充满了诗意与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上秋高霜早: 在江边,秋天已经高高升起,霜降得早,营造了一种清冷的氛围。
- 云静月华如扫: 描绘了宁静的夜晚,月光柔和而明亮。
- 候雁初飞,啼螀正苦: 候鸟开始飞翔,蝉鸣声中透着苦涩,暗示着季节的变迁与个人的情感。
- 等闲临照: 轻易地在这美景中驻足。
- 潘郎鬓星星易老: 潘郎的鬓发如星星般易老,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的感慨。
- 那堪更酒醒孤棹: 酒醒时独自划舟的无奈与孤独。
- 望千里长安西笑: 远望长安,心中微笑,展示了一种复杂的情感。
- 臂上妆痕,胸前泪粉: 妆容与泪水,象征着内心的愁苦。
- 暗惹离愁多少: 默默地惹起了许多离愁。
- 此情谁表: 这种情感又有谁能表述呢?
- 除非是重相见了: 只有再次重逢时才能表达这种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 “月华如扫”,将月光比作被扫过的景象,形象生动。
- 拟人: “候雁初飞”,赋予候鸟以人类的情感,强调离别的主题。
- 对仗: 词中多处运用对仗手法,如“臂上妆痕,胸前泪粉”,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词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离别思念的感慨,以及对重逢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 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带有一种萧瑟的情感。
- 雁: 代表着离别与思念,常用来表现心中的孤寂。
- 月: 象征着宁静与思考的时刻,是内心情感的映射。
- 泪粉: 代表着悲伤与难以言表的情感,暗示着对往昔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候雁”指的是什么?
A. 雁子
B. 鸟类
C. 季节的变迁
D. 以上皆是 -
“潘郎鬓星星易老”中“潘郎”可能指的是?
A. 某个年轻男子
B. 诗人的朋友
C. 诗人的爱人
D. 不确定 -
诗中最后一句“除非是重相见了”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离别的无奈
B. 对青春的怀念
C. 对重逢的期待
D. 对孤独的承受
答案:
- D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 温庭筠《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与沈邈的作品都展现了浓厚的个人情感,前者更侧重于对往事的怀念与思考,后者则聚焦于时光流逝与离别的愁苦。
- 苏轼《水调歌头》则通过对月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虽然主题不同,但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