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时间: 2025-01-11 14:13:42

堂下水浮天,人指山为岸。

水落寒沙只见山,暗被天偷换。

堂上老诗翁,客至劳相管。

风喘西头客自东,目送云中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堂下水浮天,人指山为岸。
水落寒沙只见山,暗被天偷换。
堂上老诗翁,客至劳相管。
风喘西头客自东,目送云中雁。

白话文翻译:

在这间堂屋下,水面映照着天空,人们指着山说是岸边。水位下降,寒沙显现,只剩下山影,仿佛是被天偷偷换走了。堂上坐着一位老诗人,客人来访,忙着招呼他。西边的风喘息着,客人从东边而来,我目送他远去,仿佛看见云中飞过的雁。

注释:

  • 堂下:指的是屋子下面的地方。
  • 水浮天:水面如同浮动的天空,反射出天光水色。
  • 寒沙:水位下降后露出的沙土,形容沙子寒冷而干燥。
  • 偷换:暗指变化,似乎是天在暗中做了手脚。
  • 老诗翁:年长的诗人,表示尊敬。
  • 相管:相招呼、招待的意思。
  • 风喘:风声如喘息,表现出一种气氛。
  • 云中雁:指的是飞过的雁,象征着远方和别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之道,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以诗闻名,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创作于王之道的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和自然变化的思考。在宋代,文人常常在闲适的环境中吟诗作对,诗中也体现了这一文化氛围。

诗歌鉴赏:

这首《卜算子》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王之道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理解。诗的开头,处理了水与天的关系,通过“水浮天”这一意象,创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景象,令人感到空间的无限延展。而随后的“人指山为岸”,则通过具体的细节描绘,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让读者在想象中感受到现实的存在,仿佛亲临其境。

接下来的描述“水落寒沙只见山”,则用水位的变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迁移,既有视觉的惊艳,也引发了深刻的哲思。老诗翁的出现,带来了人情味,使得这幅自然画卷更具生活气息,体现了诗人对人际交往的重视。

最后一句“目送云中雁”,不仅是对离别的描写,更深层地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感慨。整首诗在宁静的氛围中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仿佛在诉说着人生的无常和自然的永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堂下水浮天:水面如天,反射出天空的景象,形成一种诗意的画面。
  2. 人指山为岸:人与自然的互动,水边的山被视为岸,形成一种生活的真实感。
  3. 水落寒沙只见山:水位下降,沙滩显露,景象的变化引发人生哲思。
  4. 暗被天偷换:自然变化的无情,暗示时间的流逝。
  5. 堂上老诗翁:人物的引入,使情境更为温暖,增加了人情味。
  6. 客至劳相管:表现出诗人的热情好客。
  7. 风喘西头客自东:风声与客人的到来形成呼应,增强了场景的动态感。
  8. 目送云中雁:象征离别和思念,情感达到高潮。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面比作天空,形象生动。
  • 拟人:风被赋予了喘息的特性,增强了诗的动感。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时间的流逝,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象征稳固与永恒。
  • :象征时光的流逝和自然的变迁。
  • :象征离别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水浮天”是指什么?

    • A. 水面平静
    • B. 水面反射天空
    • C. 水上有云
    • D. 水面有花
  2. 诗人对客人的态度是?

    • A. 漠不关心
    • B. 友好热情
    • C. 冷淡无情
    • D. 不予理睬
  3. “目送云中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高兴
    • B. 思念
    • C. 生气
    • D. 疲惫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现了对时光和世事的感慨。
  • 李白的《将进酒》:表达了对人生的豪情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王之道的《卜算子》与李贺的《梦天》:两首诗在意象的描绘上各具特色,王之道偏重于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而李贺则注重于梦幻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各自的风格特征。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古代诗词欣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