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方以亨还吴兴三首 其一》

时间: 2025-04-28 17:00:21

草有不可偃,木有不可雕。

人心非秋蓬,安得随风飘。

怜君玉雪姿,明月当清宵。

葳蕤紫荆花,辉映非一朝。

噰噰寒江雁,去去谁能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方以亨还吴兴三首 其一 杨基 〔明代〕 草有不可偃,木有不可雕。 人心非秋蓬,安得随风飘。 怜君玉雪姿,明月当清宵。 葳蕤紫荆花,辉映非一朝。 噰噰寒江雁,去去谁能招。

白话文翻译:

草虽柔弱却不能被压弯,树木虽硬却不能被雕刻。 人的心志不像秋天的蓬草,怎能随风飘荡不定。 我怜爱你那如玉雪般纯洁的姿态,在明亮的月夜下。 紫荆花盛开得繁茂,其光辉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比拟。 寒江上的雁群鸣叫着,一去不复返,谁能召唤它们回来呢?

注释:

  • 偃:压倒,压弯。
  • 雕:雕刻。
  • 秋蓬:秋天的蓬草,比喻随风飘荡不定。
  • 玉雪姿:形容人纯洁如玉,清白如雪。
  • 葳蕤:形容植物茂盛的样子。
  • 紫荆花:一种花,此处比喻美好的事物。
  • 噰噰:雁鸣声。
  • 去去:离去,离开。

诗词背景: 杨基是明代诗人,其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这首诗是送别友人方以亨返回吴兴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纯洁品质的赞赏和对离别的不舍。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自然界的现象来比喻人的心志,强调人的坚定和纯洁。首两句以草木为喻,说明人的心志不应随波逐流。中间两句赞美友人的高尚品质,如明月般清朗。后两句以紫荆花和寒江雁为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离别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高尚品质的推崇。

诗词解析:

  • 首两句通过自然现象的对比,强调人的心志应坚定不移。
  • 中间两句赞美友人的纯洁和高尚,如明月般清朗。
  • 后两句通过紫荆花和寒江雁的比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离别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人心非秋蓬”,比喻人的心志不应随风飘荡。
  • 拟人:如“怜君玉雪姿”,将友人比作玉雪,赋予其纯洁的形象。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友人纯洁品质的赞赏和对离别的不舍,强调人的心志应坚定不移,不应随波逐流。

意象分析:

  • 草、木:比喻人的心志。
  • 秋蓬:比喻随风飘荡不定。
  • 玉雪姿:比喻纯洁和高尚。
  • 紫荆花:比喻美好的事物。
  • 寒江雁:比喻离别和无奈。

互动学习:

  1. 诗中“人心非秋蓬”比喻什么? A. 人的心志不应随风飘荡 B. 人的心志应随风飘荡 C. 人的心志应坚定不移 D. 人的心志应随波逐流 答案:A

  2. 诗中“怜君玉雪姿”形容友人什么品质? A. 纯洁 B. 坚强 C. 聪明 D. 勇敢 答案:A

  3. 诗中“葳蕤紫荆花”比喻什么? A. 美好的事物 B. 不好的事物 C. 平凡的事物 D. 普通的事物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杨基的其他送别诗,如《送友人》等。
  • 其他明代诗人的送别诗,如高启的《送友人》等。

诗词对比:

  • 与杨基的其他送别诗相比,这首诗更注重表达对友人品质的赞赏和对离别的不舍。
  • 与其他明代诗人的送别诗相比,这首诗更注重通过自然现象的比喻来表达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歌选》
  • 《杨基诗集》
  • 《中国古代送别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