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小照》

时间: 2025-01-11 01:27:18

当时风度,珠冠玉佩,渭上行官寓省。

便将七尺活埋来,埋不到、梦中浮梗。

哑然一笑,频年落拓,那不遭人齿冷。

满头霜雪识为谁,是影外、依微残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鹊桥仙·小照》
作者:曾廉(清代)

当时风度,珠冠玉佩,渭上行官寓省。
便将七尺活埋来,埋不到梦中浮梗。
哑然一笑,频年落拓,那不遭人齿冷。
满头霜雪识为谁,是影外依微残影。

白话文翻译:

当年风采依旧,头戴珠冠,身佩玉饰,在渭水之上,官府的寓所中。
我将自己七尺的生命活埋,竟然埋不到梦中那浮动的幽影。
无奈一笑,多年来的落魄,谁又不曾遭受冷眼相待?
满头白发又是谁的呢?只是影子外微弱的残影。

注释:

  • 珠冠玉佩:形容人身上的华丽装饰,象征高贵和风雅。
  • 渭上行官寓省:指在渭水边的官府寓所,表达一种高雅的生活环境。
  • 七尺:指人的身高,这里象征生命。
  • 哑然一笑:无奈或苦涩的笑,表达对现状的无言以对。
  • 遭人齿冷:遭到他人的冷落和轻视。
  • 霜雪:比喻年老,经历沧桑,头发变白。
  • 影外依微残影:形容模糊不清的影像,暗示对往事的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曾廉,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作于清代中期,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无常使得诗人感慨万千,表达了对往昔风华的追忆与人生落魄的无奈。

诗歌鉴赏:

《鹊桥仙·小照》是一首充满感伤和哲思的词作。开篇以“当时风度,珠冠玉佩”描绘了一个意气风发、风华绝代的青年形象,反差于后文的落魄与无奈,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在追忆过去的同时,深感时光荏苒,岁月无情。通过“便将七尺活埋来”一句,表达了对生命的无奈与无力感,生与死、梦与现实之间的模糊界限,令人深思。

“哑然一笑,频年落拓”,诗人以微笑掩饰内心的苦涩,表现出面对生活的坚韧与无奈。接下来的“那不遭人齿冷”,则是对人情冷暖的深刻感悟,人生如梦,谁又能逃脱被世人冷眼相待的命运呢?最后一句“是影外依微残影”则以隐喻方式,表达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虽然只剩下微弱的影像,却依然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整首词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折射出对社会人情冷暖的观察,字里行间透出深深的无奈与感伤,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当时风度,珠冠玉佩:描写过去的风采和奢华生活。
  • 渭上行官寓省:指代高雅的生活环境,暗示诗人曾经的身份。
  • 便将七尺活埋来:象征生命的无奈与消逝。
  • 埋不到梦中浮梗:梦境中美好事物的消失与无法实现的愿望。
  • 哑然一笑,频年落拓:对生活的无奈与苦涩,时间的流逝。
  • 那不遭人齿冷:对人情冷暖的感慨,表达孤独感。
  • 满头霜雪识为谁:年岁已高,白发如霜,令人思索过往。
  • 是影外依微残影: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虽已模糊却难以忘怀。

修辞手法

  • 比喻:用“七尺活埋”比喻生命的无奈。
  • 对比:对比过去的风华与现在的落魄。
  • 拟人:将“霜雪”赋予人的情感,表达时间的无情。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往昔的追忆,探讨生命的无常和人情的冷暖,结合个人经历,传达出一种深沉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珠冠玉佩:象征华丽与高贵,代表着青年时期的风华。
  • 渭水:自然意象,代表故乡与怀旧情绪。
  • 白发:象征衰老与时间的流逝。
  • 影子:隐喻过去的记忆与梦想,虽已模糊却难以忘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珠冠玉佩”形容的是: A. 生活贫困
    B. 华丽的装饰
    C. 年龄的增加
    D. 失落的职业

  2. 诗中提到的“七尺”指的是: A. 身高
    B. 生命
    C. 时间
    D. 梦想

  3. “那不遭人齿冷”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人情冷暖
    B. 生活的美好
    C. 友谊的珍贵
    D. 家庭的温暖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曾廉的《鹊桥仙·小照》和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涉及到对往昔的追忆与感慨,二者都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优美的意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不同之处在于,曾廉更偏向于哲理的思考,而李清照则更侧重于女性的细腻情感与生活琐事。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解读》
  • 《中国古典文学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