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 赠相师周可山》

时间: 2025-01-10 23:07:16

春秋七帙,江湖万里。

老子阅人多矣。

两朝名胜一囊诗,道浑似、当时袁李。

红尘陌上,白云堆里。

扰扰浮生行止。

我非燕颔虎头人,但诗圣、酒狂而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鹊桥仙 赠相师周可山 春秋七帙,江湖万里。老子阅人多矣。
两朝名胜一囊诗,道浑似当时袁李。
红尘陌上,白云堆里。扰扰浮生行止。
我非燕颔虎头人,但诗圣酒狂而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春秋的历史如同七个卷帙,我在江湖中漂泊万里,阅人无数。经历了两朝的盛世,我将名胜古迹都写进了诗中,仿佛与当时的袁枚和李白相仿。身处红尘的陌上,瞻望白云堆垒的天空,人生的浮沉让我无所适从。我并不是像燕子般轻盈或像猛虎般威猛的人,只是个醉心于诗酒的狂人。


注释:

  • 春秋七帙:指春秋时期的历史,传说由孔子所作的《春秋》。
  • 江湖万里:比喻自己在外漂泊的经历非常广泛。
  • 老子:指老子,哲学家,寓意自己见过许多世面。
  • 两朝名胜:指唐朝和宋朝的名胜古迹。
  • 袁李:指袁枚和李白,都是著名的诗人。
  • 红尘陌上:红尘是指世俗的生活,陌上即路上。
  • 扰扰浮生:形容人生的纷扰与困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许有壬,元代诗人,擅长写作,风格豪放,常以诗酒自娱,关注人生哲理与自然景物的结合。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元代,时代背景动荡,许有壬在江湖游历中,感受到个人命运与历史洪流的对比,借此表达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对古代诗人的敬仰。


诗歌鉴赏:

这首《鹊桥仙》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共鸣,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历史与文学的追溯。开篇以“春秋七帙”引入,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与思考,接着通过“江湖万里”描绘了自己在世间的漂泊经历,透露出一种无奈与感慨。诗中提到的“老子阅人多矣”,不仅是对自己阅历的总结,也是对人生百态的感悟。接下来的两句,借助对当时名胜的诗意描绘,进一步引出对历史文化的沉淀与自我身份的反思。

尤其是“红尘陌上,白云堆里”一句,意象鲜明,既展现了世俗生活的喧嚣,又暗示了对自然的向往,形成鲜明的对比。而“我非燕颔虎头人,但诗圣酒狂而已”则是对自我定位的自谦与幽默,体现了诗人对自己身份的认同与对传统诗人精神的继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作者对生命、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元代士人的风范和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秋七帙,江湖万里。”:历史悠久,个人经历丰富。
  2. “老子阅人多矣。”:经历众多,见识广泛。
  3. “两朝名胜一囊诗。”:两代名胜皆已融入诗中。
  4. “道浑似当时袁李。”:诗情与袁枚、李白相似。
  5. “红尘陌上,白云堆里。”:人生浮沉与自然的对比。
  6. “扰扰浮生行止。”:生活的纷扰与无奈。
  7. “我非燕颔虎头人。”:自谦,不像风流人物。
  8. “但诗圣酒狂而已。”:只是一位醉心于诗酒的狂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历史与个人经历进行比喻。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用“红尘”、“白云”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个人的历史体验与生命感悟展开,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对生活的无奈以及对诗酒的热爱,形成了一种深沉而浪漫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秋:象征历史悠久和智慧。
  • 江湖:代表个人的漂泊与经历。
  • 名胜:体现文化积淀与历史的厚重。
  • 红尘:世俗生活,带有烦恼与纷扰的象征。
  • 白云:自然的宁静与理想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老子”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孔子
    B. 老子
    C. 荀子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我非燕颔虎头人”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份的__

  3. 判断题:全诗的情感基调是积极乐观的。 (是/否)

答案

  1. B
  2. 自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可以将本诗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酒的热爱,但许有壬更多的是对历史的思考,而李白则是对人生短暂的豪情激昂。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许有壬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